徐达的最终结局。
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时,背上得了痈,不久好了一点。朱元璋听说后,特地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带去一封慰问信,并于十月带着徐达回到南京。然而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徐达病重,后病逝于南京,享年五十四岁。徐达死后,朱元璋宣布退朝,向大臣们表达哀思,感叹道:“苍天怎能夺去我的精兵!”
后来朱元璋去他家参加葬礼,以示哀思;谥号中山王,谥号“武宁”,葬于中山荫下。朱元璋还亲自为徐达书写墓碑(后称“中山帝王徐武宁王墓碑”),后来又允许徐达共用祠堂。
洪武二十三年九月,朱元璋为纪念徐达等开国功臣,故赐其家中山三王。永乐三年,由于徐达的“第一德”,太常寺官员每年在郑丹、清明、中原、蒙东、冬季至日,前往大格坊家庙祭祀徐达,少受牢狱之灾。清入关后,徐达、刘基成为明朝第一批祭拜祠堂的英雄,位于东寺。
徐达相关介绍:
徐达出生于濠州中里(今安徽凤阳东北)。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元末,徐达加入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元二十三年,陈友谅在鄱阳湖之战中战败。次年,他被任命为左。郑铮二十五年,惠始攻取淮东,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
不久就当上了鲁国大将,和副将常遇春一起出征北伐。洪武元年,入侵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廷残余势力,收编山西、甘肃、陕西,大幅度扩张阔特木尔部。只有岭北之战因为他一个人而战败。洪武六年后长期留在北平,训练士卒,耕种土地,修城防,巩固边防。累官至太傅,右丞相中书,参军,任太子少傅,并封魏国公。
徐达死于洪武十八年,享年54岁。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葬中山阴;还为他做了墓碑语,让他画像英雄庙,享祠堂。徐达为人谨慎,善于治军,一生戎马,为明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朱元璋凭借它成为“万里长城”,后人也认定他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大天王”之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