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位于哪个市、区?
安塞区在古代是白寨之地。秦汉以来设立高奴郡,隋唐五代设立金铭郡,宋代设立安塞堡。南宋淳祐壬子年建县,距今已有750多年。
安塞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陕西省北部,延安市正北方,西与志丹县接壤,北与榆林市靖边县接壤,东与子长县接壤,南与甘泉县、宝塔区接壤,东经108 5' 44 "至109 26' 18。
县城南北直线距离92km,东西直线距离36km,总土地面积2,950km2,占延安总面积的8.04%,其中耕地654.38+0.64万亩,95%属于山区。全县辖7个镇,5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211个村委会,10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4400人,其中农业人口128900人。人口密度为55人/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安塞县辖7镇5乡:真武洞镇、砖窑湾镇、沿河湾镇、诏安镇、花子坪镇、平桥镇、建华镇、高桥乡、楼坪乡、王耀乡、联福湾乡、王家湾乡。
安塞人口
总人口164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890万人。人口密度为55人/平方公里。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160771,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砖窑湾镇5766沿河湾镇15245诏安镇12598真武洞镇13418花子坪镇12190平桥镇12053西河口乡6403高桥乡6759楼坪乡665433。5438+0525谭家营乡6883连福湾乡8755郝家坪乡11805王家湾乡6000真武东街25178。
种族地位
根据1982人口普查,全县人口121597人,其中汉族121585人,回族4人,蒙古族1人,满族7人。除回族外,本县少数民族居民仍保持本民族的信仰和习俗,其他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汉族基本相同,也与汉族通婚。
地形学
安塞地貌复杂多样,沟壑纵横,河道狭长,山脊、岬角众多。从南到北,安塞以山脊、岬角、崩塌、海湾、平地、河流为特征,山高、坡陡、沟深。全县河流4条,沟壑密度4.7万条/km2。最高海拔1731.1m(联福湾乡高茅山),最低海拔1012m(沿河湾镇罗家沟),平均海拔1371.9m..
县城海拔1061米。除王家湾乡南高北低外,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主要有高帽山、雅行山、白珠山、天则山、玉皇庙山和沈凌山。
气候特征
安塞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不同,干湿季节分明。春季气候回暖快,风沙大,降雨少,霜冻,春旱;夏季温暖,夏季干旱、暴雨、冰雹、阵风;秋季凉爽,气温下降快,有霜冻;冬天又冷又干燥。境内有延河、大理河、清涧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有延河、幸子河、淅川河、小川河、小沟河和双阳河。
水资源总量15572万立方米,人均947立方米。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6.8℃,极端最低气温-23.6℃),年平均降水量505.3毫米(最大645毫米,最小296.6毫米),年日照时数2395.6小时,日照百分率54%,无霜期157天。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大风、冰雹、霜冻等。,尤其是干旱。
自然资源
安塞县自然条件差,但资源相对丰富。
首先是土地资源。人均土地面积29.5亩,类型多样,土层深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农林牧综合发展。主要生产玉米、小米、荞麦、豆类等杂粮,年产量约3万吨。
第二是油气资源。安塞油田发现于1983年,已探明石油储量140多万吨,油层遍布全国。这是一个大型低渗透油田。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目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
三是人文旅游资源。安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境内有许多城堡和四关。著名的有王耀秦致路、方家河仰韶文化遗址、云品寺北魏石窟、龙安古城、鹿子关、高桥村等。安塞曾是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20多个中央直属机关设在安塞,这里是中共中央的重要后方基地。毛泽东曾在王家湾住过58天,指挥过青化边、蟠龙、养马河三大战役,发表过《西北战场作战方针》和《全民包围蒋介石》两部光辉著作。安塞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发源地。张思德在我县楼坪乡石下峪烧炭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曾宪林、、等人就读于县城南郊的延安保育小学。安塞是保存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最集中、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以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安塞腰鼓粗犷豪放,气势磅礴。曾参加过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祖国庆典、建国50周年、周年庆典等国家、省、市重大活动,被广泛誉为“东方第一鼓”、“中国鼓之王”。安塞剪纸、农民画以其质朴的艺术风格受到人们的青睐,被誉为艺术的“活化石”,民歌、唢呐、泥塑等独具风格,被陕西省文化部授予“民间绘画之乡”、“剪纸之乡”、“腰鼓之乡”,命名为“民歌之乡”。
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安塞县依托资源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实施“石油强县、工业富民”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4.38+0.36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7.9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62亿元,年均分别比“九五”末增长654.38+0.654 38+0%、36.54%和25.38%。农民人均纯收入2399元,比“九五”末净增693元。
以棚栽、草畜、林果为主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村经济呈现出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五年时间,新建大棚16785个,大棚种植面积发展到3.26万棚(其中大棚2.26万个),大棚平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建成了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技术培训、工厂化育苗、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新建经济果树9万亩,共23.2万亩,其中苹果13.3万亩,被省农牧厅确定为全省优质苹果基地县;人工种草面积达25.6万亩,发展农户3000余户。累计退耕还林面积1103600亩,林草覆盖率由过去的18%提高到30.6%。土壤侵蚀模数从1999下降到8000吨/平方公里。农民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7亩。
城市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北区开发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建成环城路,实施步行街街改造、天然气输配、水管网改造、垃圾场建设等项目。城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品位全面提升。燕京高速贯穿南北。之后,修建了王立安、安子、枣佳等7条三级油路,面积89.55公里,新建和改造砂石路270公里,五年间公路里程增加303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203公里,实现了乡镇通油路的目标,被交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4%,电力普及率达到99%,移动通信覆盖全县,村通电话普及率达到91.6%。石油工业发展迅速。老井勘探、开发和改造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原油产量达到53.3万吨,比“九五”末净增22.3万吨,产值达到654.38+065.438+4亿元。石油工业提供的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3%。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两基”巩固提高顺利通过全省复查验收。对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腰鼓、剪纸、农民画、民歌四大文化品牌开始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安塞被评为科技、文化、体育、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省级“双拥”示范县,省级文明县,卫生县。
安塞腰鼓安塞文化
安塞--黄土高坡上的民间绘画、民间剪纸、腰鼓、民歌之乡。
安塞自古以来就是边塞,素有“上郡咽喉”之称。秦汉时期,安塞县的烽火台多达四五十座。宋代安塞是宋与西夏激烈争夺的战场,要塞林立,战事频繁。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安塞一直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的交流地带。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既有汉族特色又有西域其他民族特色的文化特色。明朝以后,长期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其他地区失落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在安塞得以保存,成为西北黄土高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并逐渐培育出民间艺术的四大奇葩——腰鼓、剪纸、民画、民歌。
腰鼓:黄土地上的男性舞蹈
安塞腰鼓起源于战争和祭祀,后来演变为民间娱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一首诗中说“腰鼓四面如春雷,凉州百花开”,充分证明了腰鼓在当时西北的盛行。安塞县文化馆展示陕北出土的宋代腰鼓画像砖。砖上的人物打腰鼓,动作潇洒,栩栩如生,证明陕北包括安塞打腰鼓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安塞农村,从古稀老人到六七岁的娃娃,几乎人人都会打腰鼓。据安塞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安塞腰鼓的现代发展始于延安时期。65438年至0942年,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大力发展安塞腰鼓,边区文艺工作者对安塞腰鼓进行挖掘整理,使这一古老的陕北民间艺术形式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展。安塞腰鼓走向全国,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65438年到0984年,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拍摄的电影《黄土地》进入了仍然相对封闭的安塞。他们想在这里找到一种符合黄土地,充满生命动力的民间舞蹈。他们选择了腰鼓。拍摄当天,晴朗的天空下,陕北150名精壮男子,身着黑大衣黑裤子,头上系着白羊肚巾,腰间系着红布腰带,在脚上厚厚的黄土和牛皮大鼓的帮助下,齐声起舞。它们前进、后退、踢腿、转身、伸展、腾跃如入无人之境,勇猛如虎,翻滚如龙,吹出如龙,飞翔如龙。船员们震惊和陶醉。拍最后一个镜头的时候,鼓手从山坡后面冲上来的时候,看到黄尘滚滚,人在恍惚。震耳欲聋的鼓声和65,438+050人的吼声交织在一起,像黄河和马奔腾的怒吼。在场的人热烈鼓掌,激动得近乎疯狂。从此安塞腰鼓一发不可收拾的奏响黄土地:1986年,安塞腰鼓获首届全国民族音乐舞蹈大赛最高奖;1989年,台湾省电影人凌峰将奔放的安塞腰鼓纳入其故事片《八千里云和月》中,并作为开场镜头;1990年,安塞腰鼓敲进首都北京,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大放异彩。1997、1999年,安塞腰鼓参加了香港回归、国庆50周年庆典、德国柏林举办的亚太活动周等重大活动。目前,安塞县共有腰鼓协会14个,骨干腰鼓手1600多人。
如果说悠扬高亢的信天游是黄土高原的忧郁诗篇,那么安塞腰鼓就是这片土地顽强生命的呐喊和奔涌。这是一种民间舞蹈,也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
民间剪纸与绘画:山丹丹灿烂绽放。
安塞剪纸和民间绘画是安塞民间艺术的另外两朵奇葩,与撼山撼山的腰鼓相比,在独特的历史和地域环境中孕育出来的安塞剪纸和民间绘画有一种别样的美:既有粗犷豪放、粗犷质朴的民间艺术传统,又充满了清新浓烈的现代生活气息,令观者惊叹不已。
安塞,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安塞人世代生活在山高谷深、沟壑纵横、自然环境相对单调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的磨砺和理想的遥远,激起了他们生命本体和精神世界的强烈张力,所以这里的民间艺术创作往往构图简单大胆,色彩大胆浓烈,造型清晰夸张,富有想象力。
安塞的民间艺人大多是女性。这是因为农耕社会的分工使得大多数女性把毕生的追求留在了家里,所以她们的精神世界在剪纸和绘画中找到了寄托。在安塞农村,95/%以上的妇女都会剪纸。正如当地一首民歌所云:巧生女孩,石榴牡丹随意铰(切)。意思是说,一个女人聪明与否,要看她窗花剪得好不好。安塞的剪纸艺术就像黄土高原上的山丹丹花,简单而美丽,有着强烈的个性。安塞剪纸没有历史记载,都是家里的女长辈教的。女孩从小就由母亲或祖母教剪纸,所以许多家庭都保留了用烟制成的古老图案。代代相传的传统,相互交流,不断完善,使安塞剪纸的艺术水平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多年来,安塞剪纸的用途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美化环境。在安塞农村,农家窑洞和房屋窗户上随处可见漂亮的窗花。特别是在春节,这是一个女性展示才华和相互竞争的好机会。内容多为代表平安吉祥的牛、马、猪、羊、虎、狮。结婚时装修新房。窗花这个时候必不可少,最注意。作品往往有结合阴阳、繁衍后代的意味。宗教仪式的装饰品,如神龛上的门帘和门神;用作刺绣、缝布玩具的底纹,常见的有枕纹、鞋纹、肚纹等。
安塞的剪纸个性很强,复制品很少。因为在当地,剪纸是一种人们自己欣赏的艺术。女性用剪纸来表达情感,美化生活环境。他们想怎么剪就怎么剪,没有任何限制和约束。创作与当地一首民歌颇为相似,强调“随心而行”。所以作品生动、真挚、意味深长,没有刻板印象,让任何一个懂艺术或者热爱艺术的人都有点爱上它。
安塞的民间绘画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在吸收剪纸、刺绣、布戏等艺术形式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鲜明的剪纸痕迹。安塞民间绘画的主要作者也是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但她们潇洒的笔法,优美流畅的线条,浓烈明亮的色彩,巧妙大胆的构图,浪漫唯美的意境,简直让人相信作者大多是不识字的农村妇女。
安塞民间绘画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他们经常以放牧、农耕、救火、丰收景象、家畜、鬼神和十二生肖为创作主题。他们的想法是基于情感、意义和上帝。他们将生活之美与理想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大胆、浪漫、简洁、夸张、抽象、奔放甚至异想天开。这些画虽然不讲究比例,也没有什么原理的运用,但就是让人觉得那么美,那么纯粹,那么生动,那么震撼,仿佛屏幕上的动物、植物、人物从白纸上跳下来后,马上就能活起来!
安塞民歌:长空漫步不停
安塞民歌,又称“酸歌”,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创作和演唱的歌曲。一般是歌手即兴创作,然后在演唱过程中不断加工,成为不折不扣的民谣。安塞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泥土气息,演唱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旋律高亢优美。因为歌曲多是即兴创作,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通俗易懂,可以长期传唱。这次在安塞,我亲自聆听了被文化部评为“民谣之王”的安塞民谣歌手何玉堂的演唱,尤其是他的清唱剧,像山野的清风一样沁人心脾,令人难忘。多年来,安塞的民谣歌手多次参加央视等单位的大型晚会演出,为70多部影视剧演唱。“民谣之王”何玉堂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于2001登上北京人民大会堂舞台,在党和国家以及数万观众面前演唱了一曲《黄河船夫歌》。他纯净透明的高音和悠扬的歌声引来了潮水般的掌声。如今,年轻一代的安塞民歌歌手王二妮、李涛继承了前辈的传统,又有所创新。也是在2001,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农民民歌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优秀民间艺术资源催生文化旅游产业
在安塞这片看似贫瘠却一望无际的土地上,腰鼓、剪纸、绘画、民歌等民间艺术奇观,如生命力极强的山丹丹花,淳朴、热情、顽强。那么,如此丰富灿烂的民俗文化资源能否开发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具有丰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产业呢?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安塞民间艺人多次参加国内美展,李秀芳等人在法、菲、奥等国表演剪纸技艺,令外国观众惊叹不已。65438年至0982年,有“陕北第一剪刀”美誉的老太太曹殿香的画作《大公鸡》参加在巴黎举办的法国独立沙龙艺术展,被震惊法国艺术界的人士评价为“毕加索风格”。
卫生保健
安塞县共有20个卫生单位,其中县级6个,中心卫生院4个,乡镇卫生院10。床位226张,卫生技术人员413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含主管)103人,医技人员121人。全县204个村委会187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202人,其中196人取得中专水平证书。
近年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安塞县委、县0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实施意见》精神,把卫生工作纳入全县六大战略重点之一,给予重点支持和重点投入。1998年以来,在全县卫生系统全面推行长期目标责任制、卫生技术人员聘任制和卫生技术人员工资结构制度改革,大力整治院风、医风、护(技)风“三风”,初步建立了竞争、激励、约束、充满活力的卫生管理运行机制;1998年和1999年,县乡两级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共新建21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维修改造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1.5万余元,基本实现了全县“三无”目标。全面实施科技兴医战略。自1998年以来,已有95名专业人员被派往上级综合医院和医学院校深造,并聘请了5名省市医学专家来我县进行多年的会诊和指导。全县共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学员380余人,95%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达到“三基”标准;县医院配备了500mX射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监护仪、进口救护车等大中型设备30余台(件),新开发的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先天性上睑下垂肌筋膜悬吊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等高难度手术项目均获得成功;中心卫生院配备“新三件”,可进行生化检验和下腹部手术;乡镇卫生院配有b超、x光机和心电图机。县防疫站以农村预防为主,12月龄儿童“四苗”接种率巩固在90%以上。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县妇女医院以妇幼保健管理为重点,先后购置了乳腺诊疗仪、微波治疗仪等医疗设备,加强业务建设。同时,加大爱婴县创建力度。县医院和14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爱婴医疗(卫生)医院”,孕产妇和婴儿管理率分别达到86.7%和70.4%。地方病防治已通过省市验收,基本达到控制指标。
1999、2000年,我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卫生工作目标责任综合考评第一名”;县医院被省卫生厅授予“文明窗口示范单位”;砖窑湾、诏安中心卫生院被省卫生厅评为全省卫生系统最佳单位。2001年,我县在全市率先建成省级卫生县城,涌现出一批获得国家、省、市资质的先进工作者。
2021,1,小康杂志发布2021中国春季休闲百强县市榜单,安塞区排名18。
2020年6月,安塞区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长征区(红二十五军))名单。
2019 165438+10月12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安塞区榜上有名。
2065438+2009年3月,安塞区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陕甘地区)名单。
2016 2月16,安塞区被列入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