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19世纪欧洲的风俗,应该看哪本书?

华盛顿·欧文的《经验笔记》很好。

欧洲文学史(下册):19世纪欧洲文明,而这不是/book/1292807 . html 19世纪绘画艺术。

译者:(爱)乔治·摩尔,孙宜学著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乔治·摩尔在巴黎学习绘画十年的结晶。是他对19世纪著名画家的作品、生活、风格的综合评价,主要是印象派画家,包括惠斯勒、萨凡纳、米勒、莫奈、安吉尔、康纳、毕沙罗等。此外,它还研究艺术的组织、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中的民族性等等。该书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对当时艺术商业活动的介绍,如绘画与赞助商的关系,以及英国新兴的艺术俱乐部与画家创作的关系。该书内容丰富,涉及众多人物和艺术活动,不仅能让读者了解19世纪伟大画家的艺术作品,还能了解每幅作品背后隐藏的丰富多彩的故事。这是一部作家眼中的19世纪的绘画史,其中包含了生动有趣的描写和清晰独特的世界通史。

第一章是绪论:世界历史的性质

.....世界历史不仅是世界各地区历史的总和。如果再分再分,它的性质就会改变,就像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分,就不再是水,而是氢和氧。

杰弗里。巴拉克劳

这本书是世界史,主要特点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历史而不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着眼于全人类,不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这本书的观点就像一个住在月球上的观察者在考察我们的球体整体时形成的观点一样,与一个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大相径庭。

第一,世界历史的目的

全球探索历史的方法是现代史学的一个全新的起点。自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历史研究的重点是民族史,而不是人类史。然而,近年来,当代重大事件的全球化日益显著,人们对世界历史的兴趣也大大增加。由于宇航员可以在几个小时内绕地球飞行一周,甚至可以在月球上着陆,而且由于报纸上发表的关于亚洲和非洲的文章数量不亚于关于欧洲和美洲的文章,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必须扩大观察历史的视野。要了解这个真正“完整”的世界,研究世界史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人们致力于世界历史的研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同样重要的是,人类历史有一个必须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的基本统一性。如果我们想确切地了解西方或非西方的历史,就不可能有一个包含两者的全球视野。只有用全球的眼光,才能理解不同时代各民族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在决定人类历史进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的确,哥伦布和达之间的这种互动?伽马的海上航线探索之前,断断续续,无足轻重。哥伦布,达?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伽马和他的继任者开始了世界所有地区之间的直接交流,这种交流日益频繁,并持续至今。相反,1500之前的所有人类社会都不同程度地相互隔绝。但是,这种闭塞从来都不是绝对的。早在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几千年前,人类的各个部分其实就已经相互影响了,只是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相互影响的程度差别很大。这本书讨论的是1500之前的历史时期,这本书的主题本质上是由这一时期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细节所构建的。1500年后,由于通讯日益加强,交通发达,整个地球都在加速缩小。现在,它被称为“宇宙飞船地球”或“地球村”。

第二,世界历史的结构

如果世界史是全人类的共同历史,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世界史可以在课堂上教吗?人们常说,世界史按照它的定义,应该包括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史,内容过于庞杂,不适合在课堂上讲授。也有人指出,光是教西方文明史就很难应付。怎么还能包括中国、印度、中东等其他地区的文明史呢?当然,答案只有“不”。只能说,按照这个定义的世界史显然不能在课堂上教授。但是,上述定义并不准确,是一种误解。正如西方历史不是西方国家历史的总和一样,世界史也不是世界上所有文明的总和。

如果要逐一研究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巴尔干半岛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那么这种研究显然是不行的。但其实这个研究是可行的,因为我们不能用积木法,而应该着眼于那些对整个西方有影响的历史力量或历史运动,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十字军东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科学和工业革命等等。世界史的研究也是如此。但是,世界历史的舞台是整个世界,而不是某个地区。因此,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体育项目上。

比如旧石器时代,人类出现在非洲大陆,并逐渐传播到欧亚大陆、澳洲、南北美洲。在新石器时代,农业取得了决定性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金属制造和其他技术,导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出现。这些技术起源于中东并向四周传播,从而发展了欧亚大陆的伟大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中东文明和欧洲文明。虽然由于一些强大的、跨区域的历史力量,如希腊文化、基督教、祆教以及来自欧亚大陆中央草原的游牧部落的多次入侵,这些文明在不同程度上相互影响,但几千年来,它们的发展是平行而独立的。1500年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均衡状态逐渐被新兴西方推动的全球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状态在19世纪达到顶峰,并导致了前所未有的世界霸权。20世纪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日益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是一部西方技术和思想迅速传播迫使人们探索新的世界平衡的历史。以上是对世界史基本原理和结构的简要说明。

三。世界历史地理

正如世界历史一般被认为是世界各地区文明史的总和一样,世界历史地理也被认为是构成地球表面的各大洲的总和。其实;后一种观点和前一种观点一样,是机械的,是一种曲解。传统的把地球分成几块大陆的方法,对地理专业的学生可能有用,但对世界历史专业的学生意义不大。正如世界历史的结构要求我们关注那些对人类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一样,世界历史地理也要求我们关注那些历史运动发生的地区。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会发现有一块土地在世界上有着独一无二的无可争议的地位。这是欧亚大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它一直是世界历史的真正核心。欧亚大陆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类最先进和持久的文明在那里发展。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是欧亚大陆文明区域的历史。

欧亚大陆如此优越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著名的人类学家弗朗茨。博亚兹的观点来说明: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借鉴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的发现可以传递给其他社会群体;交流越多样化,互相学习的机会就越多。一般来说,文化最原始的部落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此他们无法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益。

换句话说,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进步的关键就在于族群之间的可达性。那些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互动的民族,最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上,环境也迫使他们迅速发展,因为他们不仅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被淘汰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利用互动的机会来发展,这种可及性往往会带来同化或灭绝的危险。相反,那些处于孤立状态的族群,既没有外在的推动,也没有外在的威胁。所以被淘汰的压力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的,他们可以按照原来的条件活上几千年而不危及生存。

欧亚大陆的少数民族显然是这一无障碍原则的主要受益者。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彼此都很接近。因此,长期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欧亚大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便利,彼此之间日益相互促进和威胁。

欧亚大陆地域辽阔,不可能把它当作一个地理单元。因此,有必要划分欧亚大陆的区域。也不能把欧亚大陆分为欧洲和亚洲,这是地理和历史上的曲解。从地理上看,欧洲和亚洲显然既不平等,也不可比。打开地图,一眼就能看出,欧洲只是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比如说,大约相当于印度半岛。从历史上看,欧洲无法与亚洲相提并论,只能与欧亚大陆的另一个文明中心相提并论,比如印度。无论从地理范围、居民数量和种类,还是文化历史传统的复杂程度,都可以明显看出欧洲和印度非常相似。因此,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欧亚大陆不应被视为由欧洲和亚洲组成,而是由中东、印度、中国、欧洲和欧亚大陆中部的草原地区组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肥沃的河流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世界历史的中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具体地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流域和幼发拉底河流域,高枫、伊朗和印度的文明中心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文明的中心在地中海北岸——这一地区从米诺斯文化时期到中世纪末期,在经济和文化上一直占据着明显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欧洲包括北非。因为北非与欧洲和中东的历史联系比与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联系更为紧密,撒哈拉沙漠是一个天然屏障。因此,本书中的“非洲”一词仅指撒哈拉以南非洲。

欧亚大陆中部的草原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东起中国东北,西至匈牙利。它为从欧亚大陆边缘向外延伸的文明中心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陆上通道。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总是赶着牛群四处迁徙,一有机会就随时准备攫取北京、德里、巴格达、罗马的财富。肥沃的河流流域和平地创造了欧亚大陆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便利了这些文明之间的接触和联系。这种联系有时采取和平的形式,即通过陆路贸易;有时它采取掠夺的形式,即贫穷的内陆地区的游牧部落不断掠夺让他们垂涎三尺的富裕的外国地区。因此,欧亚大陆的历史基本上是在游牧部落与定居文明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来自游牧部落的不断蚕食,往往导致大范围的强大的部落迁徙运动。这种入侵不仅是破坏性的,也是创新性的。它扫除了没落的王朝、僵化的制度和旧习俗,引进了新的民族、技术和思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欧亚历史的发展进程。1500之前的欧亚大陆历史分为古代、古典时代和中世纪——这是本卷要研究的三个历史时期。

这三个历史时期主要转折点的到来,一般都是由于游牧部落的掠夺活动。

非欧亚世界包括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根据可达性原则,与欧亚大陆相比,它们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彼此之间没有建立任何联系。只有非洲与欧亚大陆有过交往,但由于非洲与欧亚大陆以及非洲本身存在着不可逾越的地理屏障,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断断续续的,微乎其微的。但是非洲人的进步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的推动,比如从外部引进农业、炼铁技术、新的动植物等等。所以在中世纪,在毗邻南撒哈拉沙漠的苏丹地区,非洲人能够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帝国,在某些方面可以与同时代欧洲的帝国相媲美。

相比之下,美洲印第安人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因为自从他们在15000年前从东北亚渡海来到美洲后,就完全与世隔绝了。虽然他们也在墨西哥、中美洲和秘鲁发展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文明,但他们的总体发展水平无法与非洲人相比。

澳大利亚瓜亚的土著住在一个遥远的岛上,与大陆完全隔绝了三万年,所以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阻碍最大。都停留在食物采集阶段,与非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非洲人,除了霍屯督人和你的相士,还处于食物采集阶段,已经在苏丹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虽然美洲印第安人在加利福尼亚和火地岛还有一些食物采集者,但他们在其他地方拥有先进的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和玛雅文明。事实上,南太平洋造成的隔绝不仅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展,还使一些古老的动植物如桉树、单孔目动物和有袋动物得以生存。

欧亚大陆历史悠久的先进文明,非洲、南北美洲并存的庞大帝国和食物采集者,澳大利亚普遍而单一的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这些都是15世纪欧洲人在海外探险时遇到的极其不同的人类社会情况。

全球格局决定了这本书的结构。在讨论1500之前的时代时,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欧亚大陆的文明上,因为欧亚大陆的文明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对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因此,本书第二、三、四部分讨论的是欧亚文明的发展过程,第五部分则总结了非欧亚世界的发展。

这本书的简介。百度百科里有(虽然已经满了),也有信息的出处。很好,以后有问题可以试试百度百科!(感觉如何?我觉得是广告的家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