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反攻期间如何理解人民币跨境套利的最新信息

事实上,从2014下半年开始,汇差方向发生逆转,CNH汇率连续低于CNY,套利方向逆转更早。比如2013的人民币升值通道中,套利方向是外汇热钱流入,人民币流出;2014下半年以来,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汇差方向逆转,套利方向发生变化,人民币从rip current回流中国,外汇流出。

根据海通证券蒋超、顾晓晓、秦泰等宏观研究部门在9月30日的报告中所做的总结,基于CNY和CNH的汇差,无风险套利的可能路径有五种,CNH低于CNY:

1人民币NRA账户套利

套利依据:RMBNRA账户可购汇汇出,可与境外账户自由转账。2010起,境外机构可在境内银行开立人民币非居民账户进行人民币跨境支付。根据现行规定:1)RMBNRA账户可以自由向境外账户以及在RMBNRA账户之间进行资金划转,无需审批。2)完成相应手续后,账户内资金可通过购汇汇出。但审核内容不明确,操作空间较大。购汇和汇款的自主性和便利性使得套利交易成为可能。

套利路径:境外主体在RMBNRA账户购汇,将外汇转入人民币离岸市场进行结算。之后,人民币会以合法收入(经常项目收入、经批准的资本项目收入、NRA同名账户转账等)的形式再次转回。)通过结构化的贸易安排,有重复操作的可能。假设CNY报价6.40,CNH报价6.43,如果你用640万人民币在人民币NRA账户买入654.38+0万美元,转港结算时可以得到643万人民币,扣除极低的交易成本,可以获利3万人民币左右。

这种套利操作会增加人民币在境内市场的抛售压力,扩大美元等外汇流出规模,导致境内人民币汇率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

上海自贸区2 FT账户套利

套利依据:上海自贸区FT账户可与境外账户自由划转,资金可在规定范围内与境内区外账户渗透。上海自贸区FT账户2014年5月正式推出人民币业务,2015年4月开通外币服务功能,套利成为可能。根据现行规定,居民FT账户与境外账户、中国境外非居民账户(如NRA账户)及其他FT账户之间可以自由划转资金。

居民FT账户与在境外开立的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有四种类型:1)经常项目下业务;2)以自己的名义偿还上海商业银行发放的持续6个月以上的人民币贷款;3)新增投资、并购投资、增资等产业投资;(四)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规定的其他跨境交易。上述四类渗透也不作为资金的跨境业务。综合FT账户资金划转规定可以总结为上图。

套利路径:居民企业在境内购汇后,将资金渗入FT账户,转入离岸市场结汇,或直接在FT账户按CNH汇率结汇,可实现汇差套利。今年4月,FT账户同时开通人民币和外币结算业务,汇差套利通道开启。同时,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资金可兑换可以在FT项目下实现。实践中,商业银行以CNH报价作为FT账户结售汇基准,企业可以直接在FT账户结汇,实现套利。

FT账户套利也对人民币产生贬值压力,但影响相对较小。因为涉及在岸卖出人民币买入外币,FT账户套利也对在岸即期人民币产生贬值压力。但由于FT账户仅限于上海自贸区,且业务开展仅一年多,规模较小,资金流向真实后台监管相对全面严格,对国内现货市场影响有限。

3通过结构性交易套利

境内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反向构造进出口交易,境内购汇与境外结汇套利。结构性贸易套利是一种传统的套利方式。境内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构建两笔金额相同、方向相反的国际贸易,借助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贸易设施实现境内购汇与境外结汇套利,或直接构建转口贸易。

套利基础: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贸易的便利性,转口贸易“两头在外”的特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内外贸的便利,大大降低了企业进出口货物的报关、运输成本,为低成本货物的流动提供了通道,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套利活动提供了可能(例如所谓的“保税区一日游”)。转口贸易,即中国企业作为中间商,将从国外进口的货物转售给境外第三国,也为套利活动提供了脱离货物进出境报关手续的可能。

套利模式: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往往是关联企业)同时签订一份进口合同和一份出口合同,金额相同,方向相反。当离岸人民币贬值程度较高时,企业在境内购汇,以外币支付进口合同货款,而境外关联企业在离岸市场结汇,以人民币支付出口合同货款,实现汇率套利。借助转口贸易中相同的套利原理,通过在进口合同中支付外币货款,在出口合同中支付人民币货款,实现资金的跨境流动和套利。

4.出口货款通过中介在海外结算。

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出口收汇,通过商业或银行中介结汇后汇回国内,获得的是差收益。这种交易的特点是有真实的出口贸易背景。离岸人民币贬值较多时,境内出口商与境外中介或关联公司签订人民币出口合同,中介或关联公司与境外实际进口商签订外币出口合同。出口外汇收入通过境外中介在离岸人民币市场结算后汇回国内。

另一个渠道是商业银行提供的“过渡账户”或“人民币转账业务”。商业银行可通过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渠道,在离岸市场以较高汇率直接结算企业外币出口收汇,再将人民币调回境内。

尽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但此类交易仍会扭曲贸易结售汇,减少国内外币供给,一定程度上形成人民币贬值的间接压力。但这类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清晰,交易渠道合法有效,很难出台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5人民币远期和NDF套利

当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贬值幅度大于在岸时,可以通过在境内远期购汇,在离岸NDF远期外汇平仓做空来实现套利。汇改前,境内远期购汇价格高于离岸市场,但汇改后,境内外远期价格倒挂,NDF远期报价高于境内远期售汇报价,使得境内远期购汇与境外远期结汇套利成为可能。

商业银行的操作模式将远期贬值压力传导至即期银行间市场。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由于银行间远期交易量较小,为规避流动性风险,银行代客远期售汇后,会在即期市场买入美元并持有至售汇合同到期。因此,企业客户的远期套利行为会传导到即期银行间市场的外汇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汇改后的8月,银行代客远期售汇签约规模达到789亿美元,是1-7月均值的3倍,与银行间市场即期外汇交易的扩张趋势一致。

综上所述,在CNH低于CNY的基础上进行汇差套利,会导致外汇持续流出,对在岸即期汇率形成贬值压力,进而导致CNH更大的贬值预期,导致套利空间扩大,从而陷入套利与贬值的恶性循环。

因此,为了打破这种循环,央行最近采取了多项密集措施来抑制套利带来的在岸贬值压力。

海通认为,近期央行和外管局采取的政策可以归纳为三类:加强真实贸易和投资背景审查,增加套利成本,扩大外汇供给和人民币需求。

海通认为,央行的政策已经初见成效,近期会严格控制。银行间市场交易量减少,CNY汇率企稳,跨境汇差收窄,抑制套利初见成效。海通预计,近期跨境套利导致的CNY贬值压力仍将受到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