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边晓珍
是芜湖群众文化艺术馆的陈艳娟老师把边晓珍带上了艺术舞台。“她很喜欢我。只要文化馆有演出,就叫我参加,让我表演一个女生独唱。她说我声音好,条件还可以,有望当演员。”边晓珍随陈艳娟老师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她后来住在上海。每次在上海演出,我都会去看她……”我已经唱了30年的歌了。
文革期间停课,但边晓珍并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我觉得要想当演员就得唱歌,所以不放过任何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勤奋让她熟悉了舞台和人们的欣赏需求,明确了自己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几十年来,边晓珍总是带着感情和承诺出现在舞台上,在部队和人民中间。她知道观众喜欢的歌就是她想唱的歌。“我在为人民歌唱。”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全国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出于对领袖的怀念和崇敬,我写下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歌词,然后把歌词送给了作曲家王希仁……”这首歌被边晓珍唱了30年。30年来,她一直带着同样的感觉在唱歌。
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一场慰问建设者的大型演出正在进行。边晓珍演唱了《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让在场的几千名观众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邀请她上台,无数双年轻的手向她伸出...
在河北唐山曹妃甸的首钢工地上,一位年轻的突击队员深情地说:“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今天再次听到很亲切,是当年的第一位歌手边晓珍为我们演唱的。这么好听的歌,真的是很久了。”那天演出结束后,很多喜爱边晓珍的人围着她,让她在大家的背上签名留念。
边晓珍也被一次次的表演所感染:“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歌在人们心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依然为人们所熟悉。尤其是听着流行歌曲长大的年轻人,和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一样喜欢我的歌。这说明,只要反映了时代的历史特征,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感情,这样的歌曲就会有生命力。”转眼间,边晓珍60岁了。
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谈起丈夫薛竹仁,她笑了。“我们是1971结婚的。那时候,我25岁。他比我大五岁,在空军当翻译。”恋爱一年多了。有一次,海政歌舞团在海军礼堂排演芭蕾舞剧《白毛女》,边晓珍担任主唱。她叫薛竹仁来看。有人问薛竹仁:“边晓珍将来出名了,不会甩了你吧?”薛竹仁羞涩却自信地说:“不会吧”1972,他们的儿子出生了。用边晓珍的话说,日子平平淡淡地来了。
边晓珍在手机上设置了“问候”,每天早上开机都能看到:“平平淡淡才是真,开心每一天”。她说:“几十年来,我的生活中很少有大的风浪。在同事眼里,我是一个不求名利的人。喜欢安静,喜欢养猫,喜欢钢琴,还有点童心。你现在喜欢什么?玩电子游戏。你的大脑要反应快,手指要特别灵活,这是对自己的锻炼。虽然已经退役,但他从未离开舞台,经常被邀请到外地演出,有时一天好几次。我全家都支持我,是为了让我唱好歌。”
边晓珍怀念过去一起唱过歌的战友:吕文科、胡宝善、苏小明...他们之间的感情单纯而真挚。她说:海政歌舞团是一支著名的文艺队伍。后来,一批年轻人宋立科祖英出现了。作为老一辈的歌手,她坦言“年纪大了,偶尔会有失落的感觉。”但是再想想,这是自然规律。任何事业都是一波接着一波,不能拒绝接受旧的。“所以心态很平和,热心支持帮助年轻演员。在她看来,艺术是一个年轻的职业。身体上老了,但心理上艺术的青春应该永远保持。
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明媚的阳光从窗户照进屋子,让一切都灿烂起来。钢琴上有一张她穿着古装的照片,背景是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大海。精致的小饰品挂在四周的墙上,把小小的客厅点缀得活泼、浪漫、艺术、温馨。
她已经退休,住在这套四室一厅的房子里。17楼,高了点,但是刚好可以上下锻炼。
她说她的血压和心脏有点不好,但精神很好。“永远和耿连峰在一起,互相鼓励:照顾好自己,为观众多唱一些好听的歌,给人们带来美好的回忆。”
边晓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像丁咚的泉水一样从她心里涌出...
家里没有艺人,边晓珍的音乐素养从何而来?家里有严父,边晓珍如何顺利走上文艺之路?高考在即的时候,京城有两家单位在争抢人才。边晓贞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记者丛薇将向你展示卞晓珍成长和成功的秘密。
“我唱民谣,但不排斥人气。我喜欢刘欢、李娜和毛阿敏。但是,有些歌我真的听不懂。没有旋律,听不清歌词。我不知道唱什么。即便如此,我也能理解,只要有人喜欢,有他的受众,谁也不应该排斥谁。”
如今,两位退休老人仍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照顾调皮可爱的小孙子。让边晓珍高兴的是,在家里,“只有小孙子对我的歌感兴趣,说‘奶奶会唱歌,毛主席最亲’。而他(他的妻子)已经听够了。”
采访结束后,边晓珍给了我一套CD,上面录了她唱的一些歌。她说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直有唱歌的冲动。“我很兴奋即将在温州演出”,因为我可以和王琨、李光羲、邓玉华、刘秉义、耿连峰、罗天婵、胡宝善等著名歌手一起和观众一起唱那些优美的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