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语者达穆丁·苏荣》的人物经历
达木丁·苏荣七八岁开始学习满语和蒙古语。因为文笔好,在14岁的时候成为了一名笔杆子。18岁,正式入伍,掌握了一些军事知识。达穆丁·苏荣不仅是一位写作专家,还是一位“神枪手”。当时黑龙江省官员很赏识他,然后在1908年“省领导”带大木丁苏荣进京见皇帝的时候,正好光绪皇帝刚刚去世。虽然皇帝没有接见他,但是他接见了蒙古王子喀尔喀图什图可汗汉达多尔格,成为了朋友。两人一致认为,现在的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下降,是蒙古人崛起的最好机会。因为在1905年,满清政府突然对胡巴在呼伦贝尔的八旗政策进行了大调整,开始取消胡巴人的自治权。同时不断派遣汉族移民到呼伦贝尔做官,开垦草原。这一举动让胡巴人民非常不满,也为呼伦贝尔在1912年独立埋下了伏笔。到达目的地后,他们并不急于进攻。达木丁·苏荣认为,在科布多的中国军队数量和装备都优于蒙古军队,不易移动。他们包围了科多城,有效地切断了中国军队的粮食供应,成功地击退了从乌鲁木齐赶来增援的中国军队(其中许多人在日本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得到了一些枪支弹药、粮食、白银、骆驼和战马。在此期间,达木丁·苏荣从杜尔伯特、阿勒泰和唐诺乌梁海拼凑了许多士兵。这时,蒙古军队的人数已达5000人。
1911辛亥革命爆发,蒙古宣布独立。呼伦贝尔的丹丁苏荣立即与陈巴尔虎、艾吕特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加入蒙古,并散发传单。1912 1达木丁苏荣积极参与并组织占领海拉尔、满洲里等地的活动。很快,中国军队被赶出了呼伦贝尔。从那时起,该地区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经过高层磋商,呼伦贝尔当局决定派遣由达木丁·苏荣率领的代表团前往库伦(今乌兰巴托)递交加入蒙古国的申请。蒙古政府同意了上述申请。达木丁·苏荣还被库伦当局授予辅国公爵称号,并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
解放科布多。
最初,喀尔喀蒙古在中国的驻军主要集中在库伦、乌尔亚太素和科布多。独立后,蒙古政府发布通告,命令三大驻军在一定期限内撤出蒙古。随后,驻扎在库伦和乌尔亚·太素的部队相继无条件撤出。但唯独科布多驻军不仅不予理会,还不断从乌鲁木齐等地招兵买马,试图在科布多建立根据地,以求顽强抵抗,甚至收复蒙古全境。蒙古政府立即派人与中国官员商谈撤军事宜。然而,这两个名叫拉哈巴贾布和特姆顽童的使节再也没有回来,只知道他们已经被杀害。和谈的失败迫使蒙古政府考虑使用武力占领科多。
改革计划受挫。
回到卡伦后,达穆丁·苏荣开始集中精力改革军队。由于当时国力弱小,人口稀少,急需加强国防力量以应对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中国军队。他要求所有20岁以上的男青年,无论是王子还是穷人,都必须服兵役(五年制)。服役期满后,他被允许离开军营,作为一名民兵(年龄在25岁至50岁之间)过普通生活。如果发生紧急情况或战争,你必须回兵营报到。达木丁·苏荣还专门召集各地区的一些官兵到库伦进行军事训练。训练结束后,这些官兵会被发给各自的团旗,然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春秋集训。此外,他给蒙古皇帝的两封专函中提到的建议,如适当发展农业、开采矿产资源、邀请外国专家学习制造枪支弹药、派遣留学生、统一发行蒙古钱币、经济建设、税制改革、减轻牧民负担、减少宗教活动经费、立法废除清朝酷刑等,都涉及诸多领域。然而,改良主义者达穆丁·苏荣的这些有益的建议并没有被封建政府采纳。原因很简单,蒙古封建王公怕对自己不利。对此,苏荣也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