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大云寺重建简史

修旧如旧自《甘肃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吹散岁月尘埃》、时任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鲁浩作出重要批示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专题片《国宝故事——甘肃泾川大云寺舍利》并在其国宝档案中播出《大云寺舍利书信》第一、二集。一时间,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此后,镀金青铜盒、银梳子、金棺材和佛教文物多次在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和瑞士展出。2004年6月,携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奔马礼器等12件国宝赴美,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的3-8世纪中外艺术文化交流“走向盛唐”展览。

媒体的大力宣传和省市领导的热切关注,为泾川大云寺遗产赢得了重生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泾川县委、县政府决定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分期实施、分步推进”的思路,在顾靖地区缙云寺原址建设净云寺博物馆。

虽然大云寺地面上高耸的宝塔寺已经在历史的风暴中消失了,但是隋唐时期修建的佛塔地宫遗址还在,精美的金银棺椁和至尊佛骨舍利还在,尤其是在大量的史书中。为了尊重历史,重现当年大云寺传承的盛况和风采,泾川县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如何修缮大云寺进行了广泛而充分的论证。多次征求宗教界、文化界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对整体建筑风格和布局进行反复论证、修改和完善。聘请山西恒瑞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主体建筑,委托xi建筑科技大学完成大云寺景区建设详细规划。在佛塔设计中,多次邀请省内外钢结构、仿古建筑方面的权威专家召开研讨会,优化方案,完善设计,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确保设计合理、结构安全、节约资金。最终的规划方案得到了省市相关专家的认可。

根据建设规划,大云寺博物馆总占地面积364亩,分为中心区、服务区、景区广场三部分。整体规划设计是模仿唐朝的建筑风格。预计投资约3亿元。中心区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主展厅、佛骨佛塔、钟楼、鼓楼、东西碑亭、接待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服务区和景区广场占地264亩,主要包括迎宾广场、文化街、商业街和景区道路,分三期完成。

一期工程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2008年5月竣工。修建了佛塔、大门、钟楼、鼓楼、东西亭,实施了绿化、亮化、给排水工程。二期工程于2010年5月竣工。建设了3个接待、管理、服务中心和门前广场,完成了影壁、景区围栏、绿化、亮化、给排水工程。目前,大云寺博物馆已初具规模,成为甘肃最大的仿唐代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