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神秘的千年铜鼓再次“响起”

第一期:5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周刊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董振国、黄耀腾在红水河流域发现一面铜鼓。虽然鼓面已经磨损,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已传承20代,现藏广西东兰铜鼓民间收藏。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天上有许多星星,地上有许多铜鼓;星星和铜鼓给了我们快乐。“广西壮族人都唱过这首代代相传的铜鼓歌。在广西,每逢重大节日、婚丧嫁娶等活动,壮、瑶、侗、水等少数民族都要敲铜鼓。铜鼓是中国和东南亚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史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说。据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原会长蒋介绍,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铜鼓文化。铜鼓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之一。据我们所知,越南、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等九个国家铸造或使用过铜鼓,部分国家和部分民族至今仍在使用。”姜对说道。东南亚的铜鼓文化历史悠久。铜鼓上的主要装饰图案,如太阳纹、鸟纹、羽毛纹等,与中国南方铜鼓上的装饰图案非常相似或相同,表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人民早有交流和接触。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拥有铜鼓往往是权力的象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铜鼓文化再次繁荣起来。在广西、贵州等西南地区,很多人开始购买铜鼓放在家里。遇有重大节日和喜庆家事,他们纷纷敲响铜鼓。铜鼓作为民族乐器,也开始走进校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广西东兰巴畴乡巴营村,少数民族同胞扛着铜鼓参加“马怀节”。新华社记者卢博安摄作为中国和东南亚古文化的共同载体,缅甸铜鼓历史悠久。唐代柳高《异岭录》记载:“镇远有玉螺,晋国有铜鼓。”我们是由古代缅甸人建立的。据史书记载,公元802年,西王母派太子率团访华,在长安以铜鼓献乐。著名诗人白居易还为此专门写了一首《鲁国乐》:“玉螺吹脊,铜鼓击文身千击。”越南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铜鼓国家。越南庆化省东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鼓,被专家认为是越南最早的铜鼓。14世纪,越南汉文手稿中就有与铜鼓有关的神话传说,如《越典集鬼》、《岭南怪》等。14世纪,泰国古籍《三界经》也提到铜鼓:“锣鼓报天,法螺号响,金钟叮当,铜鼓冬冬。”“在大城府早期,波罗莫·达勒加纳颁布的宫廷法令中再次提及铜鼓,并将其视为宫廷乐器之一。东盟十国中,除菲律宾外,其他九国都有铜鼓。中国的铜鼓和东南亚国家流通的铜鼓在形状、风格和装饰图案上高度相似。1979年,日本学者凯尔今村在东京大学考古研究室的研究总结中发表了一篇关于第一I型铜鼓的文章,提出了第一黑格尔I型铜鼓是中国学者分类最早的铜鼓的命题,在越南和泰国都有发现。有学者认为,越南早期的东山铜鼓是在中国万家坝铜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年80岁的姜是广西兴安人,从事铜鼓研究已有30多年。他去过越南几次。通过对铜鼓的形制和花纹进行比较,他发现东山铜鼓与中国石寨山铜鼓、冷水铜鼓相似:“越南早期的东山铜鼓受万家坝铜鼓的影响,与中国石寨山铜鼓并行发展,有异同。越南后期,东山铜鼓反过来影响了中国铜鼓的发展,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冷水洗铜鼓。这种早期的文明交流相互促进,使铜鼓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国内外学者对铜鼓的分类不尽相同,但无论是黄霞鼓、广昌鼓、河内鼓、老挝的乌班鼓、柬埔寨的马德望鼓和托斯塔鼓、缅甸的八旗鼓,还是泰国的知府鼓,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铜鼓都与我国某一类型的铜鼓相似。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关系发展迅速,双方的经贸和文化交流日益加深。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东盟国家少数民族在语言和文化上的相似性,为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快速发展、深化经贸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铜鼓文化很好地证明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可以通过相互学习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广西国家博物馆展出的铜鼓。新华社记者卢博安摄越南的传说和图腾崇拜。神话传说中提到,古代一个首领出征时,晚上梦见山神,要求带铜鼓来助军。最后,在铜鼓的帮助下,他赢了。壮族的祖先叫布洛陀。在壮语中,“布洛陀”的意思是“山中老人”或“无所不知的老人”。在壮族先民的口头文学中,布洛陀是创造之神和道德之神。据说布洛陀开天地、修万物、生火、开红河、制五谷、制牛、种禽、造屋、射日,成就斐然。铜鼓也是布洛陀做的。布洛陀开天地造人之后,把家安在天上,但有时候也会从天上飞下来,听听世界的声音,看看世界缺什么,然后再去创造。曾经,地球上的人说:“地球上的一切都很好,除了缺少星星。”布罗陀说:“是的,地上应该有星星。”于是布洛陀领着人用三色泥做模具,采集孔雀石,削青钢木,烧石炼铜。三天三夜之后,一个两头大中间小,一头有盖,一头空的物体就做出来了。顶端有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星,周围还有一些小星星。布洛陀用拳头击打大明星,发出“抛人就跑”的声音。布洛陀对人说:“这些东西叫冉阿让,是地球上的星星。壮语“阿润”二字为铜鼓,“抛人跑”为壮语“护村寨”的谐音。传说从此壮族就有了铜鼓,铜鼓歌也在壮族中代代相传。据姚传说,铜鼓是他的祖先弥勒陀派他的儿子制作的。据布依族传说,铜鼓是祖先杰布为使老布依族人死后在12楼成仙而牺牲,从神灵那里得到的。根据广西那坡彝族的传说,铜鼓是他们的祖先波罗和罗丽芬铸造的。彝族人每逢农历四月初一跳弓,节日里唱的《诗经·铜鼓王》就讲述了夫妻俩铸造铜鼓的经历。各少数民族都将铜鼓视为上天神器,认为铜鼓的声音可以与天上诸神沟通。江说,在一些使用铜鼓的少数民族地区,外国人不能打铜鼓,甚至不能碰铜鼓,否则会被视为对神的不尊重。铜鼓是圣物,常被用来居住城镇和住宅,或作为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神器。在广西红水河两岸的东兰、巴马、天峨、南丹等地的壮族村落,每年农历大年初一至二月初二举行“蛙节”,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蛙节”在当地也叫“马怀节”,敲铜鼓是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冷水铜鼓、灵山铜鼓、北流铜鼓、锡盟铜鼓基本上都有鼓上的青蛙或立体装饰。在冷水打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遵义铜鼓,虽然没有青蛙,但纹饰上仍有青蛙爪的痕迹。根据庄的传说,青蛙是的孩子,他们是人类世界和雷神之间沟通的使者。在青蛙节上一边跳青蛙舞,一边敲铜鼓,一边唱青蛙歌,就是要告诉天上的雷神,人们在祭祀青蛙,表达对雷神的敬意。在使用锡盟铜鼓的云南锡盟佤族地区,据说铜鼓是一对在山里耕作过的青蛙夫妇的孩子制作的。青蛙被铸在铜鼓上,以纪念已经培育成人的青蛙祖先。铜鼓上除了青蛙、牛马等立体装饰外,还有一些云雷纹装饰,反映了少数民族把铜鼓视为圣物,希望通过敲打铜鼓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水稻丰收。因此,铜鼓成为红水河两岸民族崇拜稻作的图腾。充满神话传说的铜鼓真正的发源地在哪里?它是如何从起源处传播开来的?随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不断演变,我喜欢上了壮族文化。在中心,明亮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周天辰画像》12、云层中重叠线条的数量。边上,蹲蛙成双,伺候牛马。寻小路,壮大;小路近在咫尺,精致优雅。不全一样。东汉的马援曾经见过这个,道光的头衔就在它的下面。仔细想想,建地窖是不对的。1963年3月,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南宁参观广西博物馆铜鼓展,对造型各异、制作精美的铜鼓艺术风格赞叹不已。他写了这首《满江红》。正史中关于铜鼓的最早记载,源于南北朝时期叶凡的《马援传》:“善骑者,善称马,得遗址骆越铜鼓,铸为马,归之。“在云南楚雄万家坝墓中,最珍贵的出土文物是五面铜鼓。根据“C 14”的测定,这些铜鼓所在的墓葬距今约2700年,也就是说最早的铜鼓已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证实了云南楚雄是铜鼓的发源地,为铜鼓起源的争论划上了句号。”姜对说道。蒋师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1964毕业于北京大学。他回忆了第一次与铜鼓“相遇”的经历:1962,1年6月,苏带着学生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区,江第一次看到了广西岑溪出土的铜鼓,感到亲切,并与铜鼓结下了不解之缘。蒋从事铜鼓研究30余年,主编或参与编著铜鼓专著20余部。铜鼓最初是用来烹饪的。蒋认为,铜鼓是由铜壶演变而来的。水壶主要是用来煮饭和做饭的。古人把它翻过来,饭后敲一下,得到有一定音乐效果的声音。久而久之,铜壶逐渐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打击乐器。万家坝出土的铜鼓底部有火的痕迹,可以印证这一观点。“铜鼓是怎么从云南流传到这么广大的地区的?蒋认为,铜鼓主要是沿河流传的。从地理上看,贯穿广西全境的红水河发源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的马雄山,在广西境内有多条支流。红水河最大的支流北盘江流经云南和贵州,贵州境内的支流有桑朗江和蒙江。红水河的下游是柳江-潜江-蒋勋-西江,最后通过珠江流入大海。铜鼓发源地云南楚雄万家坝,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的支流青龙西岸。这些河流的分布与中国仅有的9个省份的铜鼓出现相吻合:云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目前,在广西200多公里长的左江沿岸的一些岩壁上发现了60多幅大型壁画。据考证,这些壁画是两千多年前在这里生活繁衍的壮族先民古洛越人留下的。最著名的是广西宁明县的花山岩画。其崖高270余米,南北长350余米,彩绘图像1300余幅,包括人、船、马、铜鼓等。这些岩画很可能记录了古代铜鼓神赛江的活动。在漫长的交流过程中,铜鼓的形制、造型和装饰不断发生变化。其功能也逐渐从烹饪铜壶和打击乐器转变为统治阶级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最后成为少数民族首领或贵族的礼器和祭品。铜鼓虽发源于云南,却在广西发展繁荣。蒋说,无论是铜鼓的发现数量、铜鼓的分布范围、民间收藏的力度、现在使用铜鼓的频率、资料的丰富程度,广西无疑都是全国乃至世界之最。失传的手艺与千年铜鼓的“新生”美国、日本、英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都有人在做铜鼓研究。中国铜鼓研究有些后劲不足,年轻人对研究铜鼓兴趣不大。江对这一点颇为担心。曾经在中国许多省份广泛流行的铜鼓,现在只在桂西北、广西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还在使用。学术界对铜鼓的研究,国外比国内起步早。真正用现代科学方法系统研究铜鼓的是奥地利学者弗朗西·黑格尔。19年底,在汉学家夏德的帮助下,研究中国古籍,结合维也纳博物馆收藏的铜鼓和资料,完成了《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一书。在越南,对铜鼓的研究由来已久,甚至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铜鼓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江说,1995年他应邀访问日本时,在东京大学看到了铜鼓收藏。日本东京的东南亚学会也召开了“考古学与铜鼓研究”会议和“地理学中的铜鼓研究”专题分会。在一个民间不流通不使用铜鼓的国家召开铜鼓研究会,江深受感动。在国外学者对铜鼓争论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些学者才意识到收藏和研究铜鼓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后,铜鼓的研究和收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清朝道光年间,尤其是鸦片战争后,铜鼓基本停止铸造,相应的,铜鼓铸造技艺也慢慢失传。蒋说,铸造铜鼓的过程至今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铸造铜鼓的遗址仍然存在,但没有留下铸造模具。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些幸存的铜鼓由于钢铁冶炼被破坏或损毁,铜鼓数量锐减。此外,失传的制造技术让这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面临着极大的危机。2006年5月,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青蛙节、南丹白裤瑶铜鼓舞、布依族铜鼓十二调等与铜鼓相关的习俗和节日相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民间铜鼓爱好者的反复实验下,铜鼓铸造迎来了“新生”。现在,东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有制作铜鼓的工厂。现在东兰几乎每个村都有铜鼓,有时是村民自己买,有时是全村人凑钱买。东兰传承民间铜鼓厂的创始人京说,近年来,买铜鼓的人越来越多。在东兰、南丹等县,逢年过节、开业典礼、婚丧嫁娶都恢复敲铜鼓的习惯。去年,仅在东兰,就卖出了500套铜鼓。如果算上卖给云南贵州的,大概有2000套左右。”一套铜鼓* * *有四种不同音调的鼓,是桂西北常用的。春节期间,这里所有的铜鼓都缺货。另一家铜鼓厂的创始人牙云勇说,原来作为礼品的铜鼓,现在大多卖给村民自用。雅韵用12铜鼓演奏了一段乐曲,声音洪亮,扣人心弦。远古先民敲铜鼓或欢庆舞蹈或祈福上天的场景仿佛浮现在眼前,千年鼓声久久回荡在历史时空。往期文章监制:易延刚|编辑:张辉|校对:赵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