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暴涨,人民币升值,外贸人撑不下去了?
浙江华嘉控股集团总经理蔡没有如愿以偿。在期待“开门红”后,3月份后原材料的夸大涨幅可能会有所减少,但“铜价现在接近7万元,一直处于高位,还在小幅上涨”。
从2月份建设初期不敢接单,到现在受不了压力,不得不和客户协商涨价。蔡将最近几个月的状态描述为“半停滞”。“虽然客户理解目前的情况,但涉及到涨价,肯定需要时间沟通。”
蔡能做的就是不断增加库存——一头是尽量不会大幅减少的产能,另一头是还在谈判涨价不敢出去的货。
在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增长近40%的背景下,这样的“半停滞”已经因为近年来罕见的原材料暴涨压力而被迫成为外贸制造企业的“新常态”。
库存增加30%,交货周期长达70天。
今年以来,钢铁、铜矿、石化等行业主要产品价格延续了去年开始的上涨趋势,在经历了历史性的“开门红”后,没有像往年那样快速回落,而是继续上涨。
作为重要的工业品原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伦铜的价格从6000美元/吨涨到了9000多美元/吨,沪铜也从4万元/吨涨到了近7万元/吨,翻了近一倍。
作为国内壁挂炉生产企业,蔡的主要原材料是铜条,铜价上涨直接使得公司今年原材料成本上涨近50%。
文华商品指数4月16日站上182.49,较10月29日上涨8.1%,其中工业品指数上涨10.2%。黑色品种的增加尤为明显。螺纹钢期货一季度结算均价达到4532元/吨,较2020年全年均价上涨24.7%,处于2009年螺纹钢期货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海铁矿石期货结算均价达到1.062元/吨,较2020年全年均价上涨39.7%。
"原材料涨价太多了。"作为电动自行车的出口厂商,苏州雄狮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狮智能”)总经理曾宪生告诉第一财经,电动自行车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还有电机、芯片、稀土。这些材料的价格不仅一直很高,而且经常买不到。
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以后了。“不是特别担心订单”的曾宪生,对不断推迟的交货周期和不断上升的资金链压力感到头疼。
“现在原材料要付现金,原来的账期没了。很多锂电池都是预付费的,还是拿不到货。”曾宪生说,以前原材料采购,上游企业会给60天左右的账期。现在反过来了。给钱的话就得排队。"有一个传输甚至被安排在2023年."
另一端的交付周期也在延长。曾宪生的发货周期比原来多了70天左右。对于蔡来说,在增加30%库存的基础上,发货周期会延长多少还是个未知数——价格赔钱才敢出货。
被迫协商提价和无限期延长交货时间,企业还面临订单流失或销售下滑的风险。
两头受挤压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资金链压力明显增大,进而导致恶性循环的企业倒闭潮。
央视此前对广东制造业的调查显示,一些无法自己开模加工电器配件的小家电企业,在承受不了一般配件厂涨价,短期内接不到订单的情况下,纷纷倒闭。
蔡现在期待的是五一的时间节点。“每年3、5月份是淡季,我们还在坚持观望。五一过后再涨价吧。”
事实上,不仅仅是国内中小企业面临压力,就连国际行业巨头也忍不住涨价。
“这是我在P&G工作33年以来,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的最大涨幅。这种势头可能还会长期存在。”宝洁公司首席运营官乔恩·默勒(Jon Moeller)表示,这迫使他宣布从今年9月起提高从尿布到卫生纸等日用品的价格。
可口可乐公司也表示,无法抵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公司已经做出了提高产品价格的决定。
人民币进入6.4时代。
除了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和国际航运成本高企带来的压力还没有结束。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外国贸易商就不想做了。”长三角一家服装外贸制造企业的负责人里奇告诉第一财经,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不亚于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冲击。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升值趋势至今,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接近10%,这也是里奇做外贸生意20多年印象中最大最强的一次。
4月22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4902,上调144个基点。
瑞银(UBS)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今年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计在6.4左右,在美元兑主要货币汇率走势的推动下,可能会宽幅震荡。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已经处于6.4时代。
与去年底相比,集装箱运输紧张状况略有缓解,但运价仍处于高位,运力安排提前近一个半月。
周中国一站式国际物流服务平台CEO“你要去哪里?”告诉CBN月下旬的订单要5月15才能安排,现在5月份的运输计划已经安排好了。“已经安排了90%的运力,下周开始安排6月份的运力。”
据他观察,目前无论是海运还是空运,或者中欧的火车,都处于极限水平。由于运输能力紧张和高运费,企业开始需要更多的数字信息来应对焦虑和不确定性。
在疫情的催化下,数字化、电商也成为外贸领域的高频词。
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保持恢复性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出口4.6万亿元,同比增长38.7%。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贸易业态,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发展态势,出口同比增长69.3%,成为外贸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
4月22日,阿里巴巴国际站公布2021外贸走势及数字出海战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巴巴国际站总经理张阔表示,疫情期间,全球电商渗透率大幅提升,线上采购趋势不可逆转。在中国供给在全球的结构性地位不减反增的情况下,跨境电商红利仍在,这是中国制造通过品牌化高质量出海的新机遇。
张阔告诉第一财经,在全球贸易链条中,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等成本的转移,主要看哪一方更强,哪一方有话语权。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有最大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不可替代。所以从平台上的数据来看,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涨价趋势和市场对涨价的抵触情绪,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的制造企业一定要抓住疫情的窗口期,逐步从规模增长走向质量增长。
研发抗菌除臭纺织面料的华盛光明(北京)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元,从事跨境电商业务10多年。她对第一财经表示,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很可能成为长期常态。他们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方法是,出于对原材料的充分了解,为客户提供更多替代的面料解决方案。
至于汇率波动,徐表示,他们现在会在合同中与客户锁定人民币价格,尽可能避免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借助阿里巴巴国际站等平台,他们还将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利用海外仓、快速结汇、商贷等一系列方案,提升自身附加值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