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木兰诗的数据管理器都删了。

中国北朝长篇叙事乐府民歌。又名木兰词。这是陈是知在《古今音乐志》中首次记载的。宋代郭茂谦的乐府诗。一般认为是创作于北魏柔然战争时期的民间作品。关于花木兰的记载虽然多种多样,但都属于民间传说。这首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参军,取得辉煌战功后回到家乡的故事。塑造了木兰淳朴、善良、勇敢、坚强的女英雄形象,歌颂了她知恩图报、勇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不求荣辱利的崇高品德,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全诗围绕“木兰是个姑娘”的特点精心选材,中心突出,恰到好处的质朴,语言浑厚质朴,风格粗犷豪放,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难得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花木兰形象仍然激发着人们的爱国热情。

木兰诗书写了光辉的艺术形象。我们不需要把这个故事当成一个真实的故事。但也有研究者普遍认同对这部著作时间地点的考证:即使是唐代修订的,也应该起源于北朝西魏或更早的北魏。关于这个时代的情况,有几件事是可以确定的:

(1)当时中国是封建社会。无论南朝还是北朝,都有一整套束缚劳动人民尤其是劳动妇女的封建社会教育;

(2)当时战争频繁,死在战场上的,在恐慌中被屠杀折磨致死的,当然是人;

(3)当时赋税徭役,尤其是军徭役极重,百姓举步维艰。

一句话,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一个想当奴隶却做不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木兰诗》中描写的木兰形象,应该说是一个女英雄的形象。为什么?

首先,木兰是一个职业女性,经常做女佣。当她父亲年事已高,弟弟年幼,也就是两人都不能去服兵役,而她又被逼无奈的时候,她毅然决定冒双重风险——一场恶战的危险和乔装被捕的可能,乔装成男人代替父亲去参军。这当然是一个英雄行为。木兰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她用充满人道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英雄事迹救了老父亲和弟弟。从这一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舍己为人、勇敢坚毅的优秀品质。

第二,“万里来荣基,关山度若飞。硕奇付金,寒光铁衣。将军百战而死,壮士十年而归。”木兰的处境非常紧张,万里开赴艰苦的边疆,参加了一场漫长而激烈的战斗。她最终坚持下来,胜利归来。这是木兰非常勇敢、非常坚决的优秀品质的突出表现。

第三,胜利后的木兰“不甘做秀才”,只想“回老家”,这也是一种英雄行为。她充满了劳动人民的骄傲,完全看不上封建时代很多人渴望的东西——做官。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花木兰的眼界要比很多满口诗书的人高很多。

第四,木兰回家后,也就是说,实现了救父亲和弟弟的愿望后,她像过去一样勇敢地换上了女装。她一点都没装,也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大英雄。她只觉得自己和以前一样是个普通女人。“开我东亭门,坐我西亭床;脱下我战时的袍子,穿上我的旧衣服;窗有云,镜柱黄。”这一切,她觉得多么熟悉,又多么平常!这一切显示了一个劳动人民英雄的真实面目,他就像他看起来那样简单和谦逊。

鲁迅说:“军人的日常生活并不都是感人的,但都和感人的部分有关。这才是真正的军人。”(2)这句话对于理解花木兰的英雄形象也是有启发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木兰体现了中国古代和千千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高尚精神品质。她是英雄,是人民理想女性的化身。木兰形象是中国优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艺术形象之一。

我们必须明白,木兰诗和木兰形象的出现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社会意义。花木兰这样的劳动人民女英雄形象是前所未有的。在木兰诗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并没有正面的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塑造的女性形象,但也没有我们接触到的塑造如此优秀的劳动人民女英雄形象,并将其赞美为与男性同等甚至超过男性的英雄的资料。因此,花木兰形象的出现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展现劳动人民朴素的男女平等观念。这在客观上是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的抗议。这种抗议,即使还很微弱,也是第一次出现,所以还是很重要很有价值的。

在当时,这是一个萌芽中的新生事物:对花木兰形象的描写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生活的真相:花木兰是一个具有崇高精神品质的女人,她没有属于弱势范畴的因素;她能够完成最困难的任务——包括那些当时人们总认为女人做不到的事情;她在一般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还得男扮女装),依然接下了这份工作,而且她比男人完成得更好。这不就等于给封建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打了一剂强心针吗?

人民塑造了木兰的形象,把她看作是劳动人民的代表。当时劳动人民(包括男女)受到压迫和剥削。花木兰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社会和时代的愿望和要求,也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和时代的抗议。花木兰形象的塑造带有浪漫主义的符琦色彩,但她的思想感情是健康的,这种创作方法基本上是写实的。花木兰形象所表现的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抗议深深植根于现实。木兰,她要求分娩。回到家后,她立刻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可见她对原来工作生活的热爱。完全可以想象,她会不知疲倦地再次“编织”。木兰,她想要平静的生活,她想要父母兄弟姐妹团聚;战后,她除了“千里迢迢”想把她赶紧送回老家,别无他求;她爱家乡,爱家乡的亲人,爱家乡平静的生活。木兰,她参军是为了代替她年迈的父亲,争取一个和平的工作生活。在诗的开头,从她对战争给人民和她的家庭带来的灾难的担忧中,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战争的抗议。可以说,人民的作者创造了花木兰,她寄托的是当时可能存在的一种合理的人生理想。高尔基说:“民歌作者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痛苦的奴隶劳动一度被剥削者剥夺了意义,个人生活是无力的,没有安全感的。但不管这一切,这个群体可以说是特别清楚自己的不朽,并且深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仇视他们的势力。”(4)这也符合中国民歌的情况,尤其是像木兰诗这样的民歌。

木兰诗和所有民歌一样,充满了乐观主义。它是明亮、愉快和健康的。民歌的优良传统在木兰诗中得到体现。可以说,木兰诗是劳动人民生活理想胜利的喜剧。《木兰诗》的前几句话,说的确实是花木兰的心事,但却真实地揭示了花木兰“一日九回肠”的精神状态,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她代理父亲兵役的难能可贵的正义性。“当我与父母告别时,我会留在黄昏的黄河边;我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声,却听到黄河水花四溅。告别黄河,黄昏留宿黑水头;我没有听见父母呼唤女声,却听见燕山胡骑马鸣叫。”从这里,我们体会到的是类似于“风萧萧,水凉”的慷慨悲壮的意境和氛围;显然,这些就如同《新齐府金鸡》、《寒光铁衣》的描写一样,都是为了衬托花木兰背井离乡、战胜严寒的英雄气概,以及“万里逃荣济关山”。正是这些描写,让我们特别真切地感受到了花木兰宽厚、悲壮、勇敢、坚毅的精神状态。至于描述花木兰回家时幸福热闹的场景,就更不用说了。高尔基说:“民歌是与悲观主义完全隔绝的。”鲁迅也说过,民间文学是“轰轰烈烈的,新鲜的”。这些意见也适用于木兰诗。

①“灯”,见“坟”。

(2)“这就是生活……”,见《和介亭随笔》系列的末尾。

①②苏联文学,曹泽。

③《门外文谈》,见《和介亭随笔》。

首先,唧唧喳喳

1.叹气

“唧唧”可以作为昆虫的声音,但这句话根据《古文远》只能作为“促什么唧唧”来用。现在流行的书都写成“唧唧复唧唧”,所以虫声的说法在这首诗里是没有根的。

把“唧唧”当成织布机的声音,以前没人说过。织布机的声音应该是“轧轧”或者“扎扎”。《古诗十九首》中的“五灯会元”和“杂杂”就是明证。

以“唧唧”为叹,在古代作品中有很多例子,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她的第一个吉他音符就让我叹息,现在听了她的故事,我更难过。”胡璋的《赶歌》:“窗中女子唧唧。”孙桥《杏园心路记》:“庭有私语,路有叹息。”但也有人认为“唧唧”不像叹息。这是不必要的怀疑。古汉语中的感叹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嘿”、“咦”、“Xi”、“Xi”、“唉”、“玉壶”、“许”、“唉”、“吓”,这些都是呼声比较高的;另一种是“咨询”“子”“咨询”“子”“子”“啧啧”“唧唧”这几个字,都是低声的。后一类的字都是一个音,“吉”和“咨”的古音特别像。我们从来不怀疑“商量”和“叹息”是叹息,所以也没必要怀疑“唧唧”是叹息。

有人认为第四句只说叹气,第一句先说叹气的拟声词“唧唧”,似乎不太通顺。其实,先写“唧唧”的声音,再叙述事实,加以说明,不仅不涉嫌文理不合,而且委婉曲折,意境极佳;这样才能突出叹息,营造出高度的悲伤和凄凉。这比先说木兰织得很响,再停止织布机的声音,叹口气,要高明得多,这样就可以直截了当地写了。对比“不闻”和“只闻”,“不闻”是完全不闻,不是突然停止;只有气味是你听到的唯一声音。所以“啾啾”不应该仅仅解释为明确表示“我没闻到”的织布机的声音,还应该解释为昆虫的声音,这也与“味”字相冲突。

“我闻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却闻得到女子的叹息”大致与下面的句法相同:“我闻不到父母呼唤女声,却闻得到黄河的溅水声”“我闻不到父母呼唤女声,却闻得到燕山胡骑的鸣叫”。在“不闻”之下是头脑中的声音,而在“只闻”和“但闻”之下是实际的声音。其实声音是用“唧唧”“咕咚”“唧唧”来形容的。头脑中的声音其实是“闻所未闻”的,没必要描述。至于“咕咚”“啾”放在“黄河流水声”“燕山骑马声”下,但“唧唧”放在“女叹”前,隔了两句。这是我之前说的,是有意突出来营造氛围。

——鲍有文《谈“唧唧复唧唧”》,语文教学,2月1957。

宋立运等人在文苑编辑的《木兰诗》中,把这句话写成“唧唧哩哩”。根据“实力”这个词,一直被解释为“叹息”。比如晋明帝泰宁时期的童谣:“累了力气,放马南下。”北朝乐府民歌《地驱乐之歌》:“我很累我的力气,我想念你的诺言。”后来在《古文苑》木兰诗的句子里,编者把“唧唧”误认为是促进编织的叫声,改成了“为什么唧唧”,这是没有根据的。

——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于《山西师范学院语文教学通讯》第4、5期,1978。

2.这是一种有趣的方式

北朝民歌《折柳》里有一首歌。前六句是“何苦何莉莉?女人应该是织窗户的。我没有闻到织布机的声音,只有女人的叹息。问女人,“你觉得怎么样?”问那个女人,“你记得什么?”《木兰诗》开头的六句就是“折柳”这六句。古代的民歌往往使用相同的灵感和比喻,有些词相似甚至相同(《诗经》中有很多民歌的例子),因为词相同,容易记忆。这不是抄袭,因为主题和内容完全可以不一样。《木兰诗》的开头大概也是“何莉莉”,被后人改成了“唧唧复唧唧”。“何莉莉”没有具体的含义,像“鸭虎海”、“鸭围子哟”,是一个注音词。

——石生怀《关于》,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第1979期,第1期。

编者按:我们倾向于第二。“唧唧复唧唧”和“李和李理”一样,是民歌中流行的一种方法,有时除了押韵的原因,与下文无关。如《诗经·唐风·山有枢》:“山有枢,且有榆树,子有衣,花有拖;你有车有马,没有车就不能骑。如果他死了,别人都高兴。”《诗经·潇雅·鸳鸯》:“鸳鸯飞击其左翼;君子当万世福。”都是。现代民谣里还有类似的情况,比如陕北的《信天游》:“碗花当场开,为什么他富,我们穷?”李记《王贵与李祥祥》:“百灵子百灵鸟蛋,崔老爷住死羊湾。”等一下。但将其解读为叹息或bug声也是合理的,很难断言对错。

第二,“可汗”和“田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谓,“田字”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谓。但在这首诗中,“可汗”变成了“天子”的代名词,再也无法遵循《广韵》中所谓“迷王”的本义。这只能算是木兰诗时代汉语中外来词的成分。不然木兰因为“可汗”去了,回来却被“天子”赏了。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康素《从教学的角度谈一些问题》,《山东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1978。

第三,“十二”是一个虚数

《兵书十二卷》《兵家十二转》《十二年同连》《十年壮士》——这四句话中的三个“十二”和一个“十”都是虚数。传统上,这样的数字意味着更多。《十二年同公司》和《十年壮士归来》两句话中的“十二年”和“十年”都是十几年的意思。如果用实数来理解他们,前后会有矛盾。《兵书十二卷,各有祖父名》旨在强调木兰的父亲这次必须出征;“十二转攻略”只是说花木兰记了很多功德,不能理解为花木兰被提升了十二次。阿清文学家王中写过一篇文章《三十九之释》,提出了三、九等虚数的用法规则,明确了前人关于数字的考证和争论。

-同上

第四,爷爷没有大儿子

“爷爷”写为“诶”,“爷”是“爷”字的省略,以“爷”的音开头“啊”在今天被解释为亲热的称呼,但在唐代以前是对老人的尊称。如南齐榆林王小称其姑姥姥耿为“姥姥”(《南齐榆林书》)。

——窦崇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于《山西师范学院语文教学通讯》第4、5期,1978。

动词 (verb的缩写)愿意在城市做一匹鞍马

有些词是受习惯支配的,有些地方不能按原意解释。《愿做市鞍马》中的“愿做”二字,只是“愿”的意思,“做”只是约定俗成的插曲。把“愿意做”解释为“愿意这样做”是很繁琐的。例如,杜甫“每日清晨与裴迪在周树洞庭送客”一诗中的“如果”一词仅指“如果”。

——康素《从教学的角度谈一些问题》,《山东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1978。

编者按:杜甫诗中的“如果是”应该解释为“怎么会是”。把“为了城市”两个字一起读,做一个“城市”的解决方案,似乎更好。

六、东市买马,西市买鞍子,南市买笼头,北市买鞭子。

古汉语中不仅有“虚数”,还有“虚位”。“东市买马”这句话里的“东、南、西、北”都是空仓而非实仓。这只是夸张地描述了木兰出发前准备的紧迫性,事实上是不合理的。下面“开我东亭门,坐我西亭床”中的“东”“西”两个字也是空位,照实是不行的。这种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如《捕蛇者说》中的“东西南北”,“孔雀东南飞”中的“左右”,都是空位置。这些方位词很多都是为了营造某种氛围一起用的,而不是实际所指。这种“虚位”,和上面说的虚数一样,是古代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规则。

-同上

七、《告别父母黄昏留在黄河边》、《告别黄河黄昏留在黑水头》(有的书叫《布拉克山头》)和《万里去荣基,山在飞》

如果把这里的“旦词”和“苏牧”两个字据实统计,木兰词的家乡亲人到达前线只需要两天,这就和下文“万里去荣基”中的“万里”相矛盾了。两天怎么可能走得像万里那么远?其实这些都是夸大其词。前者描述的是征收的紧迫性,后者描述的是路程的远近,两者都无法实现清算。

-同上

八、政策的十二转。

教材的注解是:“多次记功德。策训,记功德。转,时间的意义。”这里把“训”解释为“功德”,“转”解释为“时”是错误的。

那么,在《木兰词》产生的那个年代,“荀”和“传”是什么意思呢?《旧唐书·官志》指出:“尊官者,周与齐之战时也。这是发军饷,然后逐渐流向朝鲜。”很清楚“勋”是北朝末年表示战功高低的专用名词。北朝和隋朝末年,只有有战功的人才能得到荀秩的赏赐,也就是所谓的“自付之兵”。“后来逐渐传到朝鲜”是指直到唐朝才开始对公务员进行勋位奖励。隋代吏部有“司勋辅”、“考公辅”,唐代吏部也有“司勋大夫”、“考公大夫”。所谓“主考侍郎”的职责不是评定功勋,而是审定平时的工作。据《通典》记载,隋朝“考功侍郎”“考课”的方法有四种:一种是说仁义听;二是清晰审慎;第三,公平可称;四个字“勤勤恳恳”“二十七最...“所有这些都与战争无关。但《新唐书·正史》详细规定了在战争中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才能获得一定的荣誉等级。可见“荣誉”和“功德”在当时都有自己特殊的含义。

由此可见,“勋”只有解释为“战功”或“军功”才是准确的。

教科书把“转”解释为“次”,这就更不对了。我们来对比一下出自《木兰词》同一位制作人的一段话。北周的宇文邕灭北齐后,俘获了曾在河阴挫败他的傅抱石。有一段对话:周公“又问:‘你先前救了河阴,得了什么赏赐?’是的,我说,‘转了一圈后,我被授予特别提拔和永昌县城主。’(字鉴(卷173)宋末元初注《传》为《尊爵传》。所以所谓的“获得转机”,就是通过提升荣誉等级来获得奖励。很清楚“转”就是战功的高低。那时候,每个军衔都有名字。比如北周有“尚开府义通三司”等十一种军衔名称。所以根据战功的大小,不仅可以一次加一个“转”(荣誉军衔为一级),还可以加几个“转”,即一次提升几级。《北史·李牧传》记载“穆老败邺城第一荣,加三转”。所以“十二转战法”不是一次记多次木兰的功德,而是一次把木兰的功德提升好几个层次。这样讲,和下一句“赏十万壮士”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北朝在确定战功的时候,往往伴随着实物和金钱上的奖励,所以木兰被提升到了勋位,然后是物质上的奖励,然后是职位的提升。南北朝时期,战争和武力是获取权力和财富的重要手段,所以战功成为物质利益和政治地位的重要条件也就顺理成章了。诗中“策训”以下四句,可以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实际的赏赐程序。

宋元以后,“转”字的含义逐渐发生变化,从军功的提升,到一般官职的晋升和调动。“迁”论在宋代以后大量出现。这种词义的转移与北朝时期作为专门术语的词义有着明显的演变轨迹。

北京大学编纂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对“策勋”一句的解释虽然正确,但认为“军功与一等官职也是互相促进的”这一说法过于笼统,不准确。据《新唐书·百官志序》记载,唐朝的官制“大体上沿袭隋朝”...它区分贵贱,描述工作能力,所以有品质、高贵、荣誉、等级……”。从隋代的周制,根据《通典》中的叙述,从北周到隋唐是一致的。所以,唐代的“品”、“爵”、“勋”、“令”显然属于不同的范畴,它们之间肯定有一定的关系。《唐六经》载:“每士十有二品,十二成栋梁国,胜于二品;十一去列国,比从二品……”。这里的“上朱国”是荣誉的等级,“正二品”是“品”的等级。“品”随着“勋”的兴衰而起伏,但这个称号并不是每个获得过勋衔的人都有的。所以“荣誉”和“官(职)衔(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如果像参考资料中的注释说的那么绝对,那就不合适。如果不对这句话附加“官阶”的含义,而只是简单地指出“荣”就是战功,“转”就是战功的高低,那就更明显,更好理解了。

——陈一敏,《关于“荣”与“转”的疑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1979。

九、明驼

前人解释“明驼”是骆驼(《酉阳杂记》),不妥。

据《说文》段:“据尊者传,用车;然后是卑下传,是用来骑的。”“独骑”即“帖”,“帖”即“马”,所谓“置帖”,“常用罗帖”。

从俗称“骆夷”到唐代“驿站配驼使”,专门用于军机传递。这些动物不是骆驼,而是快马。

木兰不受制于官职,自称卑微之人。所以她只求天子的“后宅”,一个人骑马送她回老家。这里的“明驼”指的是“俗用罗衣”,或者是经过唐人打磨后,由“明驼使者”所改。总之,木兰需要的是驿站的快马,不是骆驼。

如果把“明陀”作为千里马的名称,可能是“明体”(白额)的音变,所以也可以叫“转威”。

——张·《中学古代汉语疑点解析》,载武汉师范学院《中学语文》第3期,1978。

对于“骆驼”一词,老注多沿用唐代段《酉阳杂记》的解释:“骆驼卧而不贴地,屈足而漏光则行千里。”这种说法解决不了问题。还有两种理论可供参考:一种是“明陀”是唐帖的名称。“唐朝有明驼使在驿,不边防不准送。”(沈《丹铅总录》卷三十)相传唐朝杨贵妃送荔枝到安禄山,曾违制发明骆驼。另一方面,根据内蒙古人民的传说,古代有祭祀用的骆驼,精瘦强壮,平时善养,用时用珍珠装饰,称为“明骆驼”(见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发表于《山西师范学院语文教学通讯》第4、5期,1978。

“明驼”就是“名驼”的意思

1.“明”和“明”的古音是一样的,是古音。比如:第一,“是免赏,天下人说(曰);天下人都说天下有名,天下昌盛。”(《大岱王理言》)第二,“望陛下兴修国子监,立大师养天下人。”(《汉书·董仲舒传》,标点本,第2512页)以上“名”即“誉”,“师”即“名师”。“名”和“名”是古老而通用的。

2.历史书上提到马和有名的骆驼,总是并排写,概念很明确。比如:1。“如果大王真的能用大臣们的愚招,那么汉、魏、齐、燕、赵、魏的美女就会充斥后宫,燕、戴的好马就会被关在马厩外面。”(《史记·苏秦列传》)第二,“菊池遣使献大马,名骆驼,多宝。”(《魏书》卷七)第三,“龟兹国名驼龙马之宝多。”(北方历史上骆驼与好马并列,名驼与大马(即马)或龙马(即马)并列。足以证明“明驼”是“名驼”。

3.元代诗人觉远有诗《亳州傅玄杨子德》“细毡密,良马为驼。”在这里,“名驼”和“好马”相互竞争。从木兰诗本身来看,前有“东市买马”,后有“愿借千里驼”,“马”与“驼”相对。

4.从“明”“明”这两个字的本义来看。马叙伦认为“名正言顺,实实在在。”(《说正》卷三,《说文解字》六书第59页)

5.《木兰诗》前用“骏马”,《木兰诗》后用“骆驼”,既改变了词面,又有一定的含义,不可本末倒置。奔驰驰骋上,骆驼不如马。所以木兰在《兵书十二首》中处于紧急“点兵”的境地。“东市买良马”代父出门是很有道理的。论负重,马不如骆驼。抗战胜利后,木兰不要高官厚禄,带着“火伴”裹着布回到了家。他们离队了,去散步了,住了一夜,但也带了旅途的食物和衣服。因此,木兰只要求可汗借用“明陀”而不是“马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用词非常准确。

——郑广利《词语考释》,《华南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1980。

编者按:“名驼”的说法似乎更好。从引用的材料来看,“骆驼”和“马”经常是对立使用的。木兰诗词中,前用“骏马”,后用“骆驼”,也能证明骆驼不是快马。(根据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另一版本,这句话改为“我愿借一千里”。)

十点,叶娘听说那女人来了,就出去帮郭。

这两句话有三点需要说明:第一,下面六句“我爸妈听说我女儿来了”,一般写的都是全家人听到木兰回来的消息后的喜悦之情。这种欢乐,作者巧妙地、准确地采取了完全符合人物身份(爷爷、妈妈、姐姐、弟弟)的独特动作。“打扮”“杀猪”“出门见面”生动具体的表现出来。第二,这里“符将”是同义复合词,“将”也有“符”的意思。有人认为“将”在这里是动词“福”的后缀,作用是把及物动词“福”变成不及物。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有一些情况是“将”用在带后缀的动词之后,如《颜家训书证》中的“命取前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并通过其使者,送还其一个贝壳盒和金钗”。但这个“将”字必须和后面的“去”、“来”字结合使用,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取未来”是“取之”的意思,“送之”是“送之”的意思。《水浒传》中不乏这种用法。如果把“将”字后面的“去”和“来”去掉,就不行了。因此,“出国助将”的“将”字不能视为“符”的后缀,而应理解为同义词复合词。第三,谁是“出境助将”,谁是“助将”?有人认为,这是说我父母和木兰互相扶持。这种理解不无道理,在时间上也是错误的。如果你支持花木兰,只能等你回来再做。出国的时候,只有父母在,木兰还在境外。你的父母如何支持你?其实这句话是因为诗歌形式的限制(字数和押韵的限制)而颠倒过来的。用散文的语言来说,应该是“我爸妈互相搀扶着出门见木兰”。

——康素《从教学的角度谈一些问题》,《山东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1978。

十一、一姐闻妹,当户红妆。

这里用“户”字,后面用“窗”字。两姐妹穿衣打扮一定要找两个不同的地方对着光吗?而且一个有“东亭”“西亭”的家庭,在家人面前打扮也是不合理的。

我们认为,这首民歌中的“户”就是“窗”。开篇《花木兰当织女》也是如此。我们再来看《折杨柳枝之歌》,也是北朝民歌,但它是:“何莉莉,一个女人在窗边织毛衣。我闻不到织布机的声音,只有女人叹息。”即使是唐代胡璋的《赶歌》,也不管他对“唧唧”的理解,他说唧唧是在“窗外”。(张世的相关诗句是:“门关着,墙上荆棘,窗内女人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