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服大公司的应聘者接受创业公司的offer?
1.在劝说应聘者跳槽或接受Offer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1,80%以上的应聘者会说跳槽不是为了钱,但至少90%的人肯定会接受Offer,只要钱合适。
2.几乎没有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完全满意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裂蛋”。
3.对于应聘者来说,真正的跳槽痛点不会超过两个。只是很多时候,他不知道这个痛点是什么,HR或者猎头更不知道。我的一个核心方法论:如果痛点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就帮助候选人找到它;如果痛点很模糊,那就帮他说清楚;如果他认为的痛点不是真正的痛点,那就像手术一样,把这个伪痛点切掉,然后找出真正的痛点。
4.感情真的可以当饭吃。不管听起来多么鸡汤,在这样一个浮躁的职场里,“真心一石开”这句话确实能打动很多人。
5.说服候选人的工作其实从职位设立之初就开始了。如果初始定位有问题,在要约谈判阶段进行修正将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过程。或者即使应聘者勉强接受了这份工作,未来生存的概率也不会太高。
6.肯定有你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的候选人。在你的双向自由选择中,我们要做的就是穷尽所有可能的方法,然后坦然接受好与坏的结果。不要把一次不成功的劝说经历无限放大,糟蹋自己的心态。
7.应聘者在工作面试的沟通过程上投入的越多,他拒绝Offer的难度就越大,哪怕是一个他觉得明显有瑕疵的工作机会,哪怕身边的朋友都劝他慎重考虑。所以,作为面试过程的主导者,我们要尽量创造更多的场景,让应聘者从时间、精力、思维、情感上更多地参与到你提供的机会中,你成功说服的概率就会成倍增长——这是我的第二个核心方法论。
8.很多候选人关心的不是钱,而是你对他的态度。同样是38K的报价,一个是原来上限只能给35K,你通过层层特批提高到了38K。另一个上限45K,评估后给出38K。在我们的实践中,70%以上的考生会选择第一种。
以上现象就不一一列举了,会在后续的场景和案例中给予更深入的解读。让我们输入下面的文本。
场景:创业公司如何吸引大公司的人才?
这是三年来最常见的一幕,也让无数HR和猎头恨不得生不如死。虽然与五年前相比,人才从大公司流向小公司早已成为互联网职场的常态,但市场上正反案例众多,声音各异。大家梳理一下,看看有哪些路径和重点,有哪些对策。
我们之前说过,所有的候选人都是“有裂缝的鸡蛋”。那么对于一个典型的在大公司工作的应聘者来说,可能会有哪些“裂缝”呢?
我们先来定义一下我们所说的“大公司”,它有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基本都上市了;二是基础业务一直稳定,现金流较为充裕,没有现实紧迫的生存危机;第三,人员规模至少在千人以上;第四,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大公司病,比如层级复杂、等级分明、创新不足、边际业务增加、体制框架僵化、管理流程冗长等。这是判断一个大公司是不是的重要标准。
阿里、腾讯、百度、JD.COM等。当然是大公司。第三家,新浪,网易,搜狐,也是大公司。举几个吧,汽车之家,58,360,携程,优酷,乐视等等。小米、滴滴、新美大等。,虽然没有上市,也是典型的大公司。网秦这样的公司虽然早就上市了,但是从来没有几千员工,基础业务也从来没有稳定过。肯定不是大公司。人人网这样的公司虽然上市了,但是主营业务已经分崩离析,现在已经转向投资。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算不上大公司,但也不能算是创业公司。也算是一种替代吧。其他的,还是自己根据标准来判断吧。
第二,在我们讨论的框架下定义了“大公司”之后,再来说说大公司的人才跳槽到创业公司的可能动机。
1,上涨前景渺茫。
大公司人太多。就说“栗子”吧。T4上升到T5,这是几分钟的事。T5升到T6,难度不算太大,但是从T6到T7,再到T7到T8,瓶口一下子就收紧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起不来了。再说,就算能升到T7,收入和地位也一目了然,诱惑也没那么大。人就是这么奇怪,总是对确定的结果不感兴趣,却又会涌向模糊的前景,哪怕可能的结果不如确定的好。这是人的本性。所以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大公司的年轻人才选择离开创业公司。
2.狭窄的工作范围。
大公司的工作分工很细,每个人负责一点点。以产品为例,会分为B端和C端,C端又分为用户调研、行为分析、竞品分析、用户体验、场景设置、功能设置、项目协调、子模块分解等等。如果水平上不去,你可能三五年都接触不到产品的整体逻辑和项目分析。在这样一个螺丝钉般的工作范围内,年轻人自然会感到不满,想看看领域外的其他模块。遇到开明的领导和同事也没什么。如果没有,会被认为对工作不放心,降低绩效分还是轻的。一旦失去了信任,继续压抑是必然的,以至于想怎么相处都无法相处。
这时候如果创业公司伸出橄榄枝,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工作维度,离职的动力就会很强。
3.人际关系和办公室政治的错综复杂
你曾经排队吗?你有没有试过站错边的人生比死还惨?所谓大公司,就是脱离了赤脚,而是穿上了鞋子的公司。在没有明确的生存压力的情况下,人们只是玩了一整局的战斗,农民起义就知道,得天下之后互相争斗是必然的。你说一个中层领导手里资源那么少,还不给亲近的人,给那些不太服从他的下属。那以后谁跟着他?如果没人跟着他,他怎么当领导?他生病了吗?
4.大公司就一定稳定吗?
很多人去大公司或者留在大公司,一个核心追求就是稳定。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悖论。大公司就一定稳定吗?如果有幸处于其核心业务,这个说法基本成立,比如百度的大搜索,阿里的淘宝,或者腾讯的微信、QQ、游戏业务。这些都是几大公司的摇钱树业务,不允许老板大惊小怪。
但如果不幸在非核心业务,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多年来,大公司一直在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他们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赛道,手里又有钱又有人,所以不断尝试各种新业务是很正常的。我先给你一些资源。你可以自己跑去看看。如果你经营得好,你可以投入更多。跑得差,分分钟就下岗。这种试用周期一般是三个月一个周期。
或者因为某个战略需要,给投资人看看就好,投射某个领导的业绩,或者大老板说了什么,下面VP积极响应。总之,你很难知道一个所谓的新业务的背景是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幸加入这样的团队,你对自己的稳定性有什么感受?
就像皇帝的后宫。女王和重要王子的生母主要从事商业,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但是,下面的一些新“长常”或“许诺”,可能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你以为有人在乎他们的生死吗?或者就算死了三五个人,对整个后宫都没有影响。
今年以来,我有20多个这种情况的应聘者,看似在一家大公司,但一年来换了三四个项目或团队还是很常见的。最夸张的一次,一个半月之内被拖到四个不同的项目组,换了五个领导。最短只有三天,通知他调整。你觉得他的事业能在这样的氛围下成长吗?他的体验有进步吗?他应该如何在面试中回答问题?不能说在一个大公司里去过N多个部门,所以对人特别熟悉吧?
5、开会,开会,开会,协调,协调。
大公司以精细的管理和严谨的流程著称,这意味着很多事情都有明确的规则和审批权限。涉及到多部门合作或者多级审批,只有开会,开会,协调。我认识的一个做招聘的小姑娘,曾经为了协调两个应聘者的面试安排,在一个工厂的大楼里呆了一整天。晚上9点终于做好的时候,她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步数,15000多,距离10多公里。
6.我真的厌倦了呆在这里
相当一部分大公司的应聘者都经历过极其美好的经历,名牌大学毕业,在大A工作几年,在大B工作几年,然后在大C工作几年。终于有一天,我受不了大公司的换药,吃腻了食堂的工作餐,愤然出走。这是一种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他只是想改变一下生活,即使有风险。
我想起了我的一个朋友,他是现实生活中的公务员。她总是温柔又讨人喜欢。她必须每天按时回家。睡觉前,她必须洗脸,刷牙,清理鼻孔。早餐必须是两个鸡蛋和一杯牛奶。皮鞋系带,帽子遮盖,蹲厕所是两瓣。在我们心中,他是成功和道德的典范。两年前,我来北京看我。喝完酒我默默的哭了,突然我闭上了眼泪,生气了:老k,我们要去夜店!我吓了一跳:不,不,等等,你老婆的后验电话马上就到了——我们都知道这是他的家规。
周围的朋友都在盯着我看,但我能理解他——一个守了一辈子纪律的好人,只是偶尔想做个坏人。
7.做自己想做的事。
互联网上的年轻人都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各种奇思妙想或异想天开构成了这个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公司在完成了基本功和经验的构建之后,所有的有志之士都想在某个方向或领域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但在大体制下实现理想也不是不可能,只是成功的人少。所以自己创业或者去创业公司嫁接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8.标题的下一级
想在大公司拿到总监以上级别还是比较难的。小公司求贤若渴,头衔会宽松一些。只要你有合适的资历,从一个大公司转身,拿到一个总监或者VP,甚至合伙人,都不是太难的事情。
第三,上面提到了从大公司跳槽到创业公司的动机,那么他们的顾虑是什么?
1.创业公司的项目靠谱吗?
这是提到最多的问题,也是最大的担忧。即使应聘者已经决定离开一家大公司,去一家创业公司,他还是会在控制风险的本能中,对创业公司的背景、实力、资本、团队、方向等进行考虑和甄别,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风险。
2、可进可退的顾虑
头上顶着大公司的光环和标签,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但是我去创业公司,说的好,如果中途死掉,被迫另谋出路,找下家确实是很多人的顾虑。或者在创业公司干几年后能不能回大公司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理由。
3.对适应性的担忧
如果你是大公司出身,没在小公司待过,就会有一个适应能力的问题。毕竟从文化到品牌,从各种流程到规章制度,各方面都有太多的差异。只是因为办公环境比较简陋局促,有些人能适应几个星期。
4.心理落差
之前出去的时候,都是去参加同学聚会或者行业沙龙。你一说,我是腾讯的,我是淘宝的,别人就会对我另眼相看。连猎头都爱给你打电话。久而久之,你会把这些当成你的固定资产之一。头上顶着大公司的光环,走到哪里都能更加开朗。一旦剥下来,你就从国军变成共军,从国军变成野军。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没有大公司的背书,你其实可以在市场上掂量自己的分量。
5.对稳定性的担忧
大公司短时间内不会倒闭,创业公司不一定。虽然你决定跳出温室到野外大吵大闹,但是如果你去的公司几个月或者一年就倒闭了,那就有点过了。而且现在是资本寒冬,周围不时能听到创业公司倒闭的消息,所以相对的稳定性就成了重要的考虑因素。
6.对收入的担忧
这两年过得不错。一般来说,对于年薪百万以下的应聘者,创业公司基本可以现金匹配。很多时候,为了吸引加盟商,创业公司也开出了更高的薪水。但是,对于高水平的应聘者来说,年薪是上百万的,创业公司通常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大多数候选人只能以降低的薪水加入。我见过近300万年薪降到50万。当然,期权或股权会有明确的补偿,人们不会为了眼前的现金来这里。他们追求的是一旦革命成功,就把这个损失要回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四。说服点分析
1.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
从我们看到一个候选人的简历开始,我们实际上就在分析和判断什么可能是对他有说服力的要点。
例1:一个在两家不同的大公司总共工作了五年的应聘者,如果升职加薪的路线比较顺利,那么升职前景和工作范围狭窄更有可能是他的跳槽动机。
例2:同一个在大公司工作了五年的应聘者,如果上升轨迹相当好,可能会觉得自己完成了必要的积累,想做点什么;也可能是因为办公室政治,上升趋势突然受阻。他受不了自己职场节奏被打乱,就出来看看机会。
例3:之前在小公司工作了几年,最近在大公司工作,但是没有超过2年。一种可能是他觉得自己在大公司镀金完了,瘾也过了,或者想回小公司发展;还有一种可能是,他觉得大公司很无聊,他不习惯,所以回到自己熟悉的创业公司去展示自己的长处。
例4:如果你毕业后在大公司待了4、5年以上,工作内容看起来很平淡,你可能觉得无聊,想出来换换环境。
例5:候选人在大公司时间不长,但频繁换项目换部门,大概是稳定性的问题。
通过简历建立对候选人的预判是HR和猎头的基本功,需要你看过足够多的案例,对人性有充分的洞察和理解。可想而知,如果你能在面试的前两分钟对应聘者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他要么会傻眼,要么会觉得和你的沟通特别顺畅,信任也能相对容易地建立起来,后面的沟通也会容易很多。
提前的准备不仅是对候选人简历的解读,还有对职位的了解,候选人工作的公司和部门,目前的人才市场情况等等。
2.抓住跳槽的核心痛点。
前面我们提到了8位大公司候选人跳槽到初创公司的原因,分别是前景渺茫、工作范围太窄、人际关系复杂、稳定性差、流程冗长、规则繁杂、无聊、随心所欲、不上标题,基本涵盖了大部分人的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八项在很多应聘者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影子,但一个人的核心跳槽动机通常不会超过两项。如果考生说自己具备了所有的因素,那一定是没有想清楚。你要帮他理清哪一两个是主要动机。通常的方法是让他自己做一个排名,或者让他说说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最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从中分析判断核心痛点是什么。
这是一个先加后减的过程。我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候选人没有想清楚,或者他认为的痛点实际上并不是痛点,那么后期的说服工作就会异常困难,因为他的想法可能一天一变,你根本找不到关键点。
3.抓住候选人跳槽的痛点后,向他推荐并说服你手中的职位。
说服应聘者接受Offer一定不是你一直在说的过程。在了解候选人的真实动机之前,我一般会问很多问题,尽力去听,中间有适度的引导。你在没有明确了解候选人之前,就把自己的底牌全部抛给对方,是非常被动的。
因为第一,你出的牌可能根本不是对手想要的,第二,即使你的牌里有对手想要的,如果对手质疑,你也缺乏跟进的手段。就像把自己逼得太紧,失去了重心。一个好的说服过程,需要先把拳头收回来,找到对方的弱点再打。在这种节奏下,没有经验的猎头和HR,甚至一些老板,经常会犯错。
4.如何有效回应考生的询问?
前面提到的大公司跳槽到创业公司的候选人的六个顾虑是:项目是否靠谱,在职场上能进能退,适应能力,心理落差,稳定性,收入。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考生有这些顾虑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要避免考生在提问时冲回去。还是需要耐心,有些问题可以直接回答,不能马上回答的可以和领导沟通后回答,有些回答不清楚。比如项目是否靠谱,会不会成功,什么时候上市,下一轮估值会涨多少等等。可以给出自己的专业判断,适度乐观,但不要不必要地夸大。大家都不是傻子。你说的越好,对方越不可能相信。要知道,他既然选择了创业公司,心里是有准备的。谁都知道,没有一个创业项目是一定会成功的。你只需要坦诚的告诉对方,给对方留有自己判断的余地,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下面针对这些顾虑,给出一些我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1.查询公司或项目是否可靠。
这类查询往往集中在创始人、团队、商业模式、重要运营数据、细分行业排名、是否有巨头参与、资金等方面,所以针对这类查询也要从这些点给出相应的答案。
比如创始人之前有大公司高管背景,或者是成功的连环创业者,也可能是投资人。总是投别人的项目是不够的。让我们在海里试一试。这些都是考生比较看重的背景。总之,只要创始人之前是职场成功人士,人们通常会认为他接下来更有可能成功。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家之前是高尚的,那也没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子。只要总结出一些鲜明的特点,总会吸引一些人。比如有很多90后创业者,白手起家,打天下,相当令人敬佩。
说到团队,如果有一个业内有影响力的大牛主管某个方向,那么他的团队就更有吸引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技术团队的招聘上。比如有PHP的KOL负责,那么PHP的线上招聘就很有号召力。比如你的CTO之前是一家大公司的技术,那么说服那家公司的R&D人员过来加入就相对容易。如果团队里没有大牛,那么你的高标准团队规格,比如Google的,脸书的,或者多少BAT种子,都可以成为吸引人才的因素。
解释商业模式对于一般的猎头和HR来说会难一点,给大家的建议是多关注一些相关的文章,比如融资的消息,大公司的战略调整,投资人的投资方向的解释等等。因为我是学商业模式出身,每年都会和很多投资人、创业者讨论这个问题,所以候选人对此的疑惑会成为我说服他们的绝佳切入点。但更应该关注各个时期的商业模式,比如今年的内容创业、直播、2B模式、VR等。、O2O、共享经济去年和前年。如果你服务的公司恰好落在这样的口号上,无疑会增强应聘者的信心。
其他的,比如漂亮的运营数据,细分领域领先的排名,其实都可以说明你的商业模式的成功和前景。
至于可能有巨头介入此事,我觉得在今天的市场上可能算是比较有利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互联网早已过了独霸地盘的时代,我们看到的是几大巨头都在争先恐后的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投资领域越来越广,从单纯的互联网业态到体育、娱乐、文化、影视、金融、制造、物流等传统行业。巨头们要么全资,要么控股,要么参股,整个版图是弥散的。以前的巨头还没想好。他们看到好的模式,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做一个,然后碾压小公司。比如腾讯前几年就是这样,创业公司害怕自己的方向被巨头看到,抢生意。
但是,这两年,巨头们都想挺过去。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你一个人做不到。你做得很好。我可以买你,也可以投资你,只要你纳入我的生态圈。大家一起发展吧。所以,如果你正在创业的领域是巨头感兴趣的,那么首先,你可以加入他的生态圈,有大块头的腿可以立马抱,或者做大。被收购也是不错的选择。至少作为候选人,你的期权实现路径变得更短,更确定。我怕的是舅舅不疼,外婆不爱的模式,一个人在那里没有人关心你,很头疼。
其他的,如果有一线VC投资,比如红杉,比如经纬,也是可以背书的元素。融资金额比较大,当然是实力的体现。
2.对工作场所标签和氛围的担忧
在大公司呆久了的考生,跳槽到创业公司总会有患得患失的纠结。目前我顶着大公司的光环,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要。我担心如果我加入一个小公司,我将不会在市场上出名。如果我失败了,这将成为我经历中的一个失败,我未来的工作将不会那么容易找到。
这个想法是五年前确立的。毕竟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创业公司像今天这么多,也没成气候。从大公司出来后真的很难回去。但是今天,情况完全变了。从我们看到的几千个案例来看,先不说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已经形成了人才的双向流动。再说大公司本身就有很多内部孵化项目,之前在大公司有过经验,然后在创业公司有过经验的人更受市场欢迎。因为一方面证明了你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大公司的管理层也很头疼他们内部的大公司病,希望引入更灵活的创新机制来推动变革。这样一来,有创业经历的人就被认为更狼性,更有事业心,更没有框架,所以回归大公司的体系就很顺理成章了。
况且很多在大公司工作久了的人,都会不自觉的把公司的品牌当成自己的品牌,把光环当成自己的光环。那么,离开大平台的代言后,你不想试试自己到底有多厉害吗?如果离开宝宝,你能走得和飞得一样快吗?
3.对适应性的担忧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从大公司到创业公司确实存在一个适应的问题。这种适应主要体现在很少或没有规则,职责范围从窄到宽,从专业化方向到扁平化方向,从精致到粗糙到一定程度的凶狠,从请示到独立,从资源丰富到只会刷脸,等等。
既然是客观问题,我绝不会在这一点上刻意隐瞒和回避,而是会更尖锐地挑战候选人,看他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总是纠结和胆怯,我根本不会再做任何劝说,要么直接通过,要么让他回去好好想想。因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关键点,这里犹豫不决的考生根本不知道要不要出来,即使勉强过来,生存概率也会很低。
4.对收入的担忧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这几年看到和经历的案例中,除了年薪已经过百万的高管,或者极个别的情况下,很少会降薪加入创业公司。大部分都是过去交的,很多都是大手笔的交。
单从收入来看,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可以和总监级别或以下的大公司竞争。所以在净收入的层面上,两者的对比是非常清晰的。肯定不会缺现金。一个大公司每年可能有18万元的限制性股票。我会以北京的生活水平为参照,跟着大公司稳步前进。五年后你的生活能有实质性的改善吗?能不能换个比现在大一倍的房子?能解决提前退休的问题吗?
如果不是,那你为什么不在创业公司现金还不错的情况下,拿一些未来可能会大幅度变现的筹码呢?因为一旦实现,你的人生将彻底改变。就算没赢,回大公司呆着就行了,也没什么损失。
5.对稳定性的担忧
我想起笑傲江湖的两句台词:“人间云烟满,入江湖,被岁月催。”。的确,一旦进入创业江湖,那种绝对的安稳感确实已经离你而去。还是那句话,追求绝对稳定根本不是互联网人应有的心态。当然,相对稳定性还是要的,所以猎头和HR们要从心理疏导入手,帮助应聘者选择和解释机会的相对稳定性,包括资金、模式、竞争、视野、团队等维度。两年左右稳定的预期,要和考生一起梳理。两年后,一个项目是生是死,应该就能看清楚了。这个时候,即使真的不行,候选人还是可以另谋高就的。从目前的简历筛选标准来看,两年左右的跳槽频率可以算是一个典范。时间短,有点浮躁,时间长了。我仍然担心他拥抱变化的能力和热情。
总结
说服一个候选人的方法有千万种,但抓住他的核心诉求和痛点才是最重要的。上面提到的大公司人才跳槽到创业公司的八大动机和六大顾虑,基本涵盖了说服的要点,即使有其他因素,也可以从中演化而来。但实践中的问题是,考生可能不会那么容易让你知道他的心思,所以要多听,多沟通,多做功课。老练的说服者往往能凭借自己的判断和经验一针见血,因此能大大增强互信。即使你做不到这一点,也没关系。一个一个试,总会摸到考生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