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制造局翻译大厅的翻译
徐寿(1818-1884)
无锡人。他5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他目睹了清廷的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觉得所学的经史没有实用价值,于是转向自然科学。他和同乡华展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著作,并到上海从外国传教士开办的墨海图书馆买回一批《新博物学》等西方科技书籍自修。为了了解一些科学原理,他们自制仪器,进行实验。
咸丰十一年(1861),徐寿、华被曾国藩推荐入幕府。同治元年(1862)三月,徐寿、华、徐到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工作。当时,曾国藩命他们造一艘船。为此,徐寿和华衡老到安庆河上的一艘外国船上仔细观察,并参照《博物志新编》中的草图,开始研制蒸汽机。同年7月14日,历时三个月建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缸径1.7寸,发动机转速240转/分)。然后设计制造船体部分。经过全体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在同治四年制造出一艘长55尺、载重25吨、时速约20里的木船,并命名为“黄雀”,成为中国第一艘自制的机动船。当时,上海的《紫林西报》在报道这条新闻时,惊呼“中国人创造力的成功”。
同治六年,曾国藩派徐寿(其子殷鉴)到李鸿章在沪设立的江南制造局(以下简称江南制造局)负责技术工作。鉴于当时中国军火工业发展的技术和原料都依赖外国,他向曾国藩提出了翻译西文书籍、开煤炼铁、自己造大炮、练船海军四项建议,得到曾国藩的赞许。
同治七年,江南制造局设立译馆。徐寿主持图书馆事务,亲自参与翻译工作,历时17年。他不会说任何外语,由一个英国人翻译,比如约翰·弗莱尔。他写了一篇记叙文。自当年翻译出版第一部译著《涡轮机的起源》以来,已翻译引进西方科技书籍17册(105册,168卷),专著9部,287万余字,内容涉及化学、物理、数学、医学、军事科学、技术等。其中化学比较系统,包括化学鉴定、化学质量检验、化学数计算。在合译的《化学材料中西名称一览表》中,他采用音译,取原文第一个音节造新词,所有金属元素均加“金”,如将“Mg”翻译成“镁”,“Ca”翻译成“钙”。这个译法至今被中国化学界沿用,也被日本化学界借用。
徐寿一生致力于科学,是中国近代化学的先驱。老实坦白,他不想做官,也不想大方。他被制成中国第一船后,清廷给了他“天下第一巧匠”的称号,但他始终不挂,勤勤恳恳,最后积劳成疾。光绪十年八月初六病逝于上海格致书院,享年六十六岁。
许(1845—1901)
徐寿的次子。年轻时,受父亲的影响,他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62年,18岁的他在安庆协助父亲徐寿研制蒸汽机和轮船,先后参与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船“皇姑”号和“惠姬”号等近代军舰的研制。
为了更好地研究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徐寿父子申请建立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方人韦烈亚里、约翰·弗莱尔、金凯利等一起合作翻译书籍。许在江南制造局翻译了大量的西方科技著作,如:化学分类、声学、电学、军事学、比喻形象、比喻意象、汽轮机新系统、汽轮机必备、操作说明等。,把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中国。
1874年,江南制造局成立龙华火力厂,徐寿父子致力于中国最早的火药研制。就在这一年,被调到天津制造局。在许寿和许的主持下,上海局和天津局在中国首先采用铅室法生产硫酸。
1875年山东拟成立机械局。在时任山东巡抚丁宝桢的大力推荐下,许调任山东总政。在许及其兄弟等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山东机器局顺利成立。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它以自己的技术力量,树立了引进外国机器设备,独立建设现代化企业的典范。
许殷鉴在此期间通过在山东机器局的工作与李鸿章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李鸿章以德国为榜样准备打造北洋水师,需要一个懂技术的专家来处理订购军舰等事宜。于是在推荐李去德国后,1879年,他又推荐许以驻德使馆参赞的名义,负责考察德、英、法三国的造船、军械和订购船只。在走访了英、法、德等国后,许最终在德国斯坦丁(今波兰什切青)的火神造船厂订购了两艘装甲舰,这是中国和北洋舰队的两大主力。许欧洲之行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参观各国工厂”。这是中国科技人员第一次对欧洲近代工业进行系统考察。在长达20个月的“欧洲之旅”中,许参观了80多家工厂和其他科技单位,将近200项工艺设备和管理方法编成了一本书《欧洲之旅杂记》。《欧游杂记》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纪录片,为研究近代中西交流、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提供了珍贵的史料。1881年,许还撰写了大量技术论文,寄回国内,在《格致汇编》上发表,为普及科技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1900年,张之洞在湖北兴办实业,训练新军,邀许赴任,许再赴武昌、汉阳。庚子以后,外国停止向中国供应火药。许担起设计、安装、试制的重担,3个月就成立了生产黑火药的“安全火药局”。原来的“汉阳钢铁制药厂”准备制造硝化纤维无烟火药,也是因为外籍工人离开工厂,无限期投产。于是,许到钢铁制药厂试制无烟火药,很快试制成功。然而,就在工厂准备投产的时候,1年3月31日,实验室发生爆炸,许不幸遇难,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位为事业献身的科学家。
舒高迪(1844-1919)
(照片缺失)
他在江南制造局翻译厅工作了34年,是中国早期著名的科技翻译家。
舒高出生在慈溪乔庄舒家(今宁波江北区乔庄街)一个农民家庭。那时,家境贫寒的舒高进入了教会开办的男子寄宿学校。聪明进取的狄深受老师们的喜爱。1859老师回美国的时候,带着他和几个有天赋的同学去美国深造。专业是医学,1867毕业,班级第一。后来在神学院学习,在65438-0873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后回到上海。恰逢李鸿章创建兵工厂,即聘请精通英语和自然科学的舒高一号为技师和博士。后被广话图书馆总经理李兴瑞录用,到上海广话图书馆1877任英语老师,从教26年多。这座博物馆,也被称为上海文同博物馆,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精通西文和西学的学生。上海粤语馆与史静文同馆、广州文同馆一起,从1863年到1906年,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和大批正规翻译,被誉为中国近代翻译和外交官的摇篮。在执教期间,舒高将在国外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中国早期外语和外交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自1878以来,舒高一直在江南制造局翻译大厅担任翻译。晚清自强运动时期,图书馆是中国唯一的专门翻译机构。他翻译的书体系之完整,质量之高,影响之大,只是暂时看到的。图书馆翻译出版了约200种西文图书,从军事应用技术和制造技术介绍到声光电气化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介绍,为近代中国带来了许多西方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代表了洋务运动时期大多数中国人所能理解的西方科学知识的最高水平,在中国近代科技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舒高是中国最重要的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相当丰富,居中国翻译家之首。
赵(1840 ~ 1902)
(照片缺失)
江苏信阳人,光绪举人人,精通医学。清同治八年(1869),应邀到江南制造局翻译厅工作。清光绪十五年(1889)任医官,随英、法、比、意四国使馆,回国后回到江南制造局翻译厅工作。光绪二十三年,董康等人创办了上海图书翻译协会,并于同年与吴创办了医学会。他翻译的著作以西医和保健为主,包括儒家医学、光学、西医巨著和法医,其中西医巨著是当时最大的西医译著,《法医》是中国第一部西方法医学译著。
华(1833-1902)
机械工程专家和数学家。中国是早期掌握和传播近代科学技术的代表之一。与徐寿等人一起制造了中国第一艘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实用船,主持了硝酸和氢气制成的气球。在数学研究领域,他在平方根、乘积比较、数根等领域有所建树,翻译了多部现代科技书籍,较早地将现代矿物学、生物进化论、概率论介绍到中国。为中国的科技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华、、若亭。1833出生于江苏金桂(今无锡)南岩乡荡口。他的父亲华以伦是举人,官至四品。华自幼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却对算术着了迷。他的父亲给他买了一些古书,使他在十几岁时就能系统地学习中国的传统数学。还拜访了同郡的徐寿(1811 ~ 1884),切磋学问,成为知心朋友。他们拜访了翻译近代西方科技书籍的数学家李(1811 ~ 1882),会见了(1828 ~ 1912)和外国传教士亚历山大·a·怀利(Alexander A.Wylie),华不仅钻研书籍,而且重视示范和动手实践,这在当时的知识界是难能可贵的。他和徐寿曾经在老家把水晶印章磨成棱镜做白光分色实验,也测试过子弹弹道的抛物线。
1861年秋,两江总督曾国藩筹办安庆军械所。1862年初,华和徐寿应曾国藩之邀前往,专事制造事宜。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抽调华、徐寿“建厂置机”。从65438年到0867年,华和徐寿开始与外国人合作翻译西方近代科技书籍。次年,制造局将有一个翻译厅。此后,华把主要精力放在翻译书籍上,同时在数学等方面进行研究。1876格致书院成立后,前往任教10余年,参与书院管理。65438年至0887年,赴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任教。1892年在芜湖书院和强子学校任教。1896年回到江南制造局技术学校教数学。1898回到家乡,在无锡求是学校任教。1902死亡。
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写作、翻译书籍和教导学徒。他艰苦奋斗,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在科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除了中国本土的翻译家,一些外国人也参与了翻译,其中最著名的是约翰·弗莱尔。
约翰·弗莱尔(1839—1928)
原名约翰·傅兰雅,出生于英国肯特郡海斯镇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家境贫寒,让他从小养成了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性格。他从小就向往中国,他有在中国工作的愿望。再久一点。我在一家酒厂当学徒。后来,他获得了政府的资助,在伦敦的海布里师范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赴港,出任圣保国书院院长。两年后,他被聘为北京文同图书馆的英语教师。清同治四年(1865),调任上海华英学校校长,主编子林洋行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同治七年(1868),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做了28年的翻译,编纂了《西方国家近现代图书集》。格致书院创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2月17日)正月二十三日,自费出版科学杂志《格致汇编》。大部分包含科学常识,以新闻为主,设有“问答”专栏,从第一期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版结束,共有322篇文章和500个问题交流。光绪三年(1877),升任上海易知书社理事,从事科普工作。光绪二十二年(1896)赴美,任加州大学东方文学与语言教授,后成为美国公民。
清政府授予三个称号和勋章。他独自或与他人合作翻译了129本西文书籍(多为科技性质),是在华外国人中翻译西文书籍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