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简历

徐悲鸿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水墨花鸟画,他是20世纪初第一批提出艺术表现需要反映新的现代中国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也被认为是第一批创作中国史诗主题的不朽油画的人之一,这显示了他对一种重要的西方艺术技巧的高度精通。

传记

徐六岁开始跟随父亲徐学习中国古典作品和书法,九岁开始学习中国画。1915年,他移居上海,在那里他靠商业和私人工作谋生。他于1917年前往东京学习艺术。回国后,应蔡元培之邀,开始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任教。从1919开始,徐留学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在那里他学习油画和素描。他在西欧的旅行使他能够观察和模仿西方艺术技巧。他于1927年回到中国,从1927年到1929年,在中国的一些机构获得了一些职位,包括在位于前首都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任教。

在1933年,徐组织了一次中国现代画展,该画展在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苏联展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徐游历东南亚,在新加坡和印度举办展览。这些展览的所有收入都捐给了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

奔腾的骏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徐悲鸿是油画和水墨的大师。然而,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中国传统风格的。在努力创造一种新的民族艺术形式的过程中,他将中国的笔墨技巧与西方的视角和构图方法结合起来。他将坚定而大胆的笔触与精确的形体描绘融为一体。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他主张技术从属于意境,并强调艺术家的生活经验的重要性。在当代所有的画家中,徐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艺术的走向负有最大责任的一位画家。许在共产主义时代初期制定的政策不仅继续控制着政府对艺术的官方政策,而且继续指导着中国各艺术学院和大学的总体方向。

徐得到了亚洲艺术收藏家的大力支持。在1939和1941之间,他在新加坡、印度和马来亚(槟榔屿、吉隆坡和怡保)举办了个展,为中国的战争救济工作筹集资金。在1939年3月的一次战益展中,徐与中国水墨画大师任伯年(简体中文:任伯年;拼音:rènónián)和齐白石(简体中文:齐白石;拼音:Qí Báishí),并在维多利亚纪念馆展示了171件艺术作品。[2]

在印度期间,他还会见了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和圣雄甘地等名人,并从中获得了灵感,从而创作出了一些标志性的作品,如在萨姆展出的4.21米宽的《愚公移山图》。他在东南亚逗留期间还创作了《六朝诗后》、《珍妮女士画像》、《放下你的鞭子》等作品。山姆导演提到,徐的《名字》在亚洲现代现实主义艺术中名列前茅,他与亚欧各地的联系,开启了历史叙事、美学与思想在艺术上的交流与影响的新篇章[1]

徐不断地用新的技术和国际美学拓展视觉艺术的边界,试图重新创造中国艺术。事实上,徐的影响在20世纪初就已经超出了中国。许多新加坡先锋艺术家,如西、李万芳和瑞,都视他为良师益友,与许共同倡导近距离观察自然,将写实主义注入中国画。[3]

这两个花瓶中的一个是马来舞者,据信是在1940年制作的,并送给了徐的朋友黄兄弟两人,他们在1953年因中风去世。他死后,在他北京的家中建立了一个徐悲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