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早年生活优裕。她的父亲李藏书丰富,她从小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了文学基础。婚后,她和丈夫赵明成致力于字画石的收藏和整理。金兵中原,南流,形势寂寞。在歌词中,他更多地写的是前期的闲适生活,后期的人生经历和感伤心境。
形式上善用线描,自成一派,语言优美。在词论上,强调和谐雅正,提出词“异于一家”的理论,反对把词写成诗的方法。能写诗的,所剩不多,部分篇章有时代感,歌颂历史,用词大方,与他们的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集》、《易安词》,已失传。后人有虞书词集。今天有一个李清照文集的校勘。
扩展数据:
李清照擅长诗文,更擅长词。李清照的词,有“易安词”、“漱玉词”之称,因其数、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是宋人很早以前就有记载的。今人编词至今约45首,10余首存疑。她的“虞书词”既雄且奇。她不仅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作精神。总的来说,由于生活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的变化,她的创作内容在前后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阁生活、思想感情,主题侧重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表达受伤时的留恋和怀念之情。表达了他孤独一生中深深的悲伤、孤独和忧郁。
李清照早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阁生活、思想感情,主题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比如《如梦》两首歌,活泼优美,语言创新。《凤凰台忆箫》《剪梅》《醉花吟》等词,通过描写孤独的生活,表达对丈夫的深情,表达对彼此的爱。《送别常寄姐妹》写的是对女伴的怀念,感情极其真挚。
虽然她的诗大多描写孤独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情怀,但也常常能看到她对自然的热爱,坦率地透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是一个女作家写的,比第一人称叙述者的《永远在我心里》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诗词也与前期有很大不同。国破家亡后的政治风险和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十分痛苦,所以早年的词作变得凄美明快,但又充满悲凉低沉的声音,主要表现她受伤时的怀乡和留恋之情。
流放期间,她时常思念中原的故乡,比如“故乡在哪里?《菩萨蛮》中的“醉了才算”,以及《蝶恋花》中的“空梦长安,认长安路”,无不透露出她对失落的北方深深的怀念。她更留恋过去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不遇喜》,回忆起当年“中州鼎盛”的罗京旧事;《调坊》、《曹芳塘》回忆当年的“获奖感言”,都是将过去的美好生活与今天的凄凉憔悴相比较,寄托对祖国的思念。
在她的诗中,她充分表达了她孤独生活中深深的悲伤。比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万物休”的感受,通过写“寻寻觅觅,冷清寂寞,凄凄惨惨戚戚”的情境,表达了她难以言说的“悲凉”。
再比如《清平乐》中“天涯今年远”的悲凉,《孤雁》中的哀愁情绪,都是在国家苦难生活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分词是对那个时代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