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优秀班干部今年高考加分吗?还有加分吗?请帮助我。

没有加分

山东取消高考加分

据新华社济南3月18电(记者邓、焦)距离2065年全国高考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日前,山东省高调宣布取消省护理高考加分项目,随即引发舆论关注。原本旨在引导素质教育发展的高考加分项目为何走进了“死胡同”、“新形势下如何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焦点。

取消省内高考加分引争议。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在品德、学业等方面具备一定条件的考生,可以在高考成绩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同时,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在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前提下,可以增加仅适用于本地的关爱加分项目,山东此次取消的加分项目属于后者。目前很少取消省内设置的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山东此举一出,立即引发舆论争议。

长期关注高考招生政策的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全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取消省内照顾加分有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性。全表示,从近几年高校招生情况来看,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在内,部分加分考生的综合素质并不突出,没有必要“真设”山东自己增加的爱心加分。同时,这些加分政策的取消,也有利于防止腐败漏洞,避免“跑关系”加分带来的高考不公平。

不少网友也表示,高考加分政策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没有好的制度保证其公平性,还不如干脆取消。网民何耀超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与其让陈腐的加分政策继续横着走,演变成带有功利目的的工具,不如干脆回到原点,取消加分政策,让所有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网友张说:“期待其他省市效仿山东,尽快清理高考加分政策,给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另一种观点认为,省关怀高考取消加分有些“因噎废食”。阳信二中副校长王玉贵认为,高考加分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不容忽视,完全取消也太绝对了。比如以前山东高考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加分。一方面补偿了他们因履行学生干部职责而减少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激励作用,鼓励学生干部在繁重的高中工作后积极为同学服务。

有高校招生负责人认为,只有少数考生获得加分,取消照顾性加分对高校招生影响不大。山东大学招生办主任王仁清说,加分考生只占考生总数的极小一部分,绝大多数学生报考大学只是依据高考成绩。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完善高考制度和人才选拔标准。

加分项的“人为因素”影响很大。

山东高考人数位居全国前列,每年录取分数线全国较高。山东省教育考试招生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山东共有71.7万考生参加普通高考,文科分数线为596分,理科分数线为586分。从接近文科“一本”分数线的595分查起,10以内有5041考生;在理科,585到595之间,14100人聚集。一分之差影响高考成败并不少见,但山东省制定的加分项目往往是10甚至20分,影响不可小觑。

记者调查发现,就像体育竞赛中容易引发争议的“评价分类”项目一样,近年来山东省陆续取消的高考加分项目,多为“评价”类项目,如省市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加分,受“人为因素”影响相对较大。

这种“人为因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中在分配这些“加分”时,往往要优先考虑一些家长有权或有钱的“关系”考生;另一方面,一些高中干脆将尖子生评定为“优秀学生干部”或“三好学生”,以帮助他们增加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保险系数,从而为学校赢得各级荣誉甚至大量奖金。这些都影响了高考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从事高中教育多年的潍坊一中校长俞云峰认为,高考加分制度意在纠正高校选拔人才时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弊端。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加分项目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以及选拔过程的公信力,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素质教育示范和引导作用,反而带来了新的教育不公。所以山东取消省内高考加分是好事。

寻求高考公平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山东省教育厅在解释“省高考取消加分”时表示,取消加分并不意味着对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技能或特殊才能的考生不予照顾,而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评价。比如高考中,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评价信息(包括各种特长和获奖情况等。)纳入考生信息档案,要求高校在招生时充分考虑。

但这些加分项目的取消,无疑会增加高考风险,甚至让高校招生回归到根据考试成绩决定胜负的“原点”。有高校招生工作人员透露,尽管山东通过向高校提供综合评价信息,照顾有特长的考生,但面对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考,素质教育仍难以走出“分数困局”。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王坦指出,大刀阔斧地改变高考招生制度来引导素质教育,通过在高考科目中增加“基础能力”测试来引导中学开全课程,是有风险的;引导学生重视学习体验,提高实践能力,是相对安全、公平、公正的。“基本能力”测试要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突出能力要求,强调素质导向。

记者调查还了解到,不少学生家长对高校自主招生带动素质教育寄予厚望。高三学生家长杜瑞河说:“我支持儿子参加了两所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高校自主招生一方面增加了考生的机会,拓宽了选择路径,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高校选拔更多合适的学生。清华录取的钱钟书,山东大学录取的臧克家,都得益于弹性招生制度,最终成为一代人。”

此外,一些教育工作者呼吁,应尽快实施多重考试,彻底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章丘四中校长刘金水表示,高考也要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美国,相当于每年参加7次中国的高考SAT考试,考生可以选择最高分作为申请大学的依据。高中生平时参加的各种社会活动对申请名牌大学也有很大帮助。这些都值得我们在寻求高考公平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时参考。

"../css/tongji.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