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理怎么分?
福州位于太平洋西岸。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对福州影响很大,所以在说地理风水之前,先说一下福州的海平面。35000年前,古海平面为-50米;29000年至28000年前,古海平面为-110 ~-100米深;28000年至25000年前,海平面上升至-90米;25000年至23500年前,海平面下降至-100米。23000年至20500年前,古海面位于-130 ~-140米;从18000年前开始,海平面急剧下降,在15000年前达到最低点-150 ~-160米。中国东海大部分大陆架脱水裸露在海面上,大陆向东延伸数百公里。台湾省和这个省的岛屿与大陆相连。自15000开始,海面开始上升,上升过程中有几次停顿,形成几个水下阶地;14440年前,海面上升至-115米;14000年前上升到-100米;12000之前会涨到-50 ~-60米;11300年左右,上升到-18米。海水已经影响到闽江口,当时闽江流域比现在低15 ~ 20m。
8000年前,海平面约为-5米;7000 ~ 6000年间,海面达到现在的高度;6000 ~ 5000年间,海平面上升到最大高度,比现在的海平面高3 ~ 4米,福州盆地成为一个海湾。从大约2600年前开始,海平面逐渐降低,直到今天的位置。这种海侵被称为“长乐海侵”,盆地内沉积了几米到十几米厚的淤泥层。福州盆地有许多地名以“于”命名,如、、、、南屿、番禺、国屿等。,而贝丘,一座甘蔗山,也证明了这一历史事实。
据考古学家考证,从商周到汉初,福州市区还是内海和沼泽,屏山、吴山、玉山还是岛屿。所谓的玉山是因为越国的一个分支于越迁到这里而得名。如果时间可以倒流,那时候的福州大概可以用“福州湾”来形容,就像今天的湄洲湾、罗源湾一样。西周晚期(约770年前),闽人已在福州中部(今台江区吉祥山)的丘陵和山谷中活动。可惜当时的吉祥山只是福州湾的一个小岛,那么小,甚至可能经常被闽江的洪峰淹没,不可能是我们祖先的聚落。
相反,“福州湾”北部和仙辛店一带是平坦的高原,这里的地形成为先民定居的第一站,也奠定了福州城的第一块基石。据调查,闽越先民所建古城遗址位于新店莲花峰下古城山南侧至赤边村北侧,夹在八一水库岸边的岩流和坂顶水库岸边的半顶流之间。如今离那里较近的别墅有翠湖别墅和水库对岸的古城别墅。古城遗址位于宓妃路以东150米处。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最多也就一个山寨大小。当然不生产大众化的“山寨机”。
古城村,位于福州郊区新店乡,距福州市区约5公里。城址呈长方形,南向为东经10度,南北长,东西窄。东、西、北三面墙还在,南墙已被铲平。城宽365,438+00米,长约600米。可辨认的墙体碎片共计275米,墙厚10.5米,高约1米。城墙是夯土建筑,呈褐色,又粘又硬。上世纪50年代初,有的城墙有一人多高,后来因为盖房子、平整土地,逐渐被破坏。上世纪70年代,土地被平整后,当地人还出土了一批布花砖。当地人把城墙内侧称为“古城内”,西城遗址外侧称为“古城外”,城东南侧的一块平地称为“校场”。城址以北200多米处,有一座海拔128.9米的小山,名曰“古城山”。1988 65438+10月,在古城山南麓古城附近的山坡上,出土了一件汉代格纹硬陶罐。该遗址于1986被列为福州郊区文物保护单位。
新店遗址自1996+00年6月以来经历了多次考古发掘,发掘出的许多文物可以证明,该古城至今仍是福建省发现最早的城市。这个区域可以算是福州发展的龙头。东周王献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践六世之孙)被楚威王打败,越国崩溃。他的后裔和臣民散居在东南,一部分进入福建,逐渐与土著闽人融合,形成闽粤族群。这种人口迁移无疑促进了福州古城的发展,比如冶炼技术,自然有利于农业发展。
随着地壳的变化,周围山泥和山洪的冲刷淤积,岷江带来的泥沙沉积,市区内的土地逐渐形成。越王的无边界疆域也传到了吴渚,吴渚先是自立为闽越王,后在秦朝被废为君主。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吴竹被汉高祖恢复为闽越王。据推测,当时的古城旧址开发极其缓慢,可能是因为寒冷的北风或周围山区的泥石和山洪的威胁。所谓“树移则死,人移则生”也不例外。他在金平南麓的冶山建城建都,这是福州城墙的起点。
邺城北部有一座森林茂密的王越山,因为它像屏风一样挡住了北方的寒冷,也被称为平山。其东麓为冶山,又名泉山,是一座小山。山环水绕,百泉汇聚池中。据说欧冶子在这里铸剑,所以叫欧冶池。潭面十余里,四周林树茂盛,土地肥沃,既可防洪,又可灌溉周围田地。叶城的具体方位大致是南起顾平路与湖东路的东路口,北至屏山,以藕叶池为中心,四面环山。东边七星井一带比较平坦肥沃,可以耕种。邺城建立后,福建和越南禁止在屏山砍柴,以维持树木的水源,使屏山成为邺城的宝库。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邺城大概类似于“水泊梁山”,没有它也算是“以山为王”了。同时也接受了汉高祖刘邦的“拉拢”,后来宋江给了“盗版”。
据《杜敏纪》记载,“汉高祖五年,无物封为闽越王,都耶。”。因位于叶山附近,故名叶城。西周以来,封建王侯都城的面积是有限的:“最大的只有300只野鸡”(即周围只有900尺)。清代郭白苍写《嘉公草堂集》:“相传汉朝时,海航在珍珠门外”,邺城以南为水患区,故城为小土城,主要居住皇室官吏和士兵。这座古城,据三山志记载:“福建为古城,今府治北二百五十步。”郑德《抚州府志》:“治东北在此府二百五十步。”《杜敏纪》:“一冶山,位于闽越古城宫媛西南。”荣成考古简介:“据诸说,应在古山南,城隍庙北”,即顾平路、钱塘巷省财政厅。1989鼓楼区城直街21号、22号厨房旁发现“冶山古迹”摩崖石刻。1990期间,顾平路发现有汉代的瓦、瓦、管,七星井地区发现有汉代遗址、遗迹。综上所述,证实了《荣成考古大纲》所记载的内容。
元代萨提亚希有《王月山》诗为证:“王月故国四面环山,云犹在虎豹关。青铜兽随秋露啼,海鸦背夕阳。一时风尘人物,千古英雄坎坷。鹧鸪暮啼更急,野竹满雨。这首诗虽然充满了怀旧和伤感,但却客观地描述了前人重视城市风水,使城市居民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当然,福州盆地还没有形成。从现在来看,福州只是一个渔村。这个“渔村”就是今天福州的雏形,就像当初的深圳渔村一样,只是深圳的建设速度让它少了一些历史的厚重。
此后,复州城墙自汉冶城起,先后五次迁扩建,分别为汉冶城、晋子城、罗棠城、五代嘉城、宋元外城。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和风水。从汉代开始,邺城就建在屏山南麓,坐北朝南,吃南方风水。回平山,左至孤山,右至岐山,靠之;面对三横案(吉祥山、高盖山、五湖山),掌管所有人的生命力。我们有理由说,这是历代领导人和建设者精心设计的一条城市中轴线,也就是今天的八一路,从中也可以看出福州的“来龙去脉”。
这条中轴线起于坪山,经顾平路、东街口风景名胜区、南街、南门兜、茶亭街、羊头口、仲婷街,实际上贯穿了福州整个城市发展轨迹。这种胜利形式2200多年来一直未变,即使近代增加了许多新的线路,也脱离不了这种局面。
在这个风水宝地建城之后,闽越国发展迅速。到汉武帝时,闽越王王赢以强大的国力包围东瓯,进攻南海,并向东北和西南扩张,严重威胁了汉朝的中央集权统治。二十年后,东岳王虞山与汉作战。元丰元年(公元前110),汉武帝出兵平叛,灭闽越,拆冶城,迁居民于中原。福州古城曾一度荒芜。
沉寂400年后,晋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在建安县增设晋安县,相当于现在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太康三年,高燕被任命为济南都督。当高燕到达时,他发现旧城区太小,无法聚集足够的人口,于是他着手选择一个新的地点。他原本打算把新城建在白天渡,没想到是朝南的,于是用地形图向著名的地理风水先生郭璞求教。郭璞指着老城南边的小土堆说:“这是翼城,最近五百年才兴盛起来。”
据宋亮客家《三山志》记载:“晋太康三年(282年),治郡,命严高治老城,上告前朝人后裔。聚集的人还不够,所以我们就搬到了白天渡,不是往南,是郭璞。他指着它的山丘说:“这是翼城,它将在未来500年内繁荣昌盛。”所以我搬家了。王铭应山《杜敏集》载:“福建自无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城市,时间也从来不长。晋太康三年,治郡以树牧,治市以狭。太守严询于郭璞,始于越王单志南。”冯《荣成考古》载:“司马炎治郡前,在太康三年。过于严格遵守冶城的规章制度,怀疑移白天渡是向南(怀疑是“不向南”的错误)。是为了向郭璞求教。蒲指的是一座小山丘,从越王单志南迁到子城,从晋代到六朝还在。”以上都是说高迁居淄城时,请教过郭璞。
郭璞是一个真实的人,他是历史上的名人。在众多关于郭璞的资料中,《辞海》1989版简洁而权威。《辞海》载:“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家。字景春河东闻喜(今山西)人。学识渊博,擅长古文字和异体字,爱好阴阳占卜。东晋初做左郎,后来王敦仁参军做文员。敦要造反,命他预言。溥说他会失败,被敦杀死。王敦平,追赠弘农总督。擅长诗词赋。今《郭弘农传》为明人所编。”根据这些记载,郭璞还是一个硬汉,人品可嘉。他直言王敦造反会失败,这引起了王敦的不满。王敦问他:“清寿几何?”回答:“我今天会死。”(这里是福州说白天是“日中”的依据)他知道王敦马上要杀他,但他还是不改初衷,而且他才48岁。
高晓云《八敏新记》中的《高燕与吉果》说得更具体:“郭璞擅经,博学多才,但有口吃的毛病。他谈艾艾,却写千言万语。辞赋是东晋复兴之冠,以符江、南郊赋最为著名,他推崇江南风光之美……”这说明。所以,他有资格为福州城看风水。
上面提到的白天都在哪里?《长乐刘丽芝》解释,白田山位于岷县亲仁里,即晋县严欲迁郡。原生芭蕉草可以布。坑叫香蕉坑,溪叫香蕉溪。据《杜敏纪》记载,白田渡在白田山脚下,左有一口麻江,名为通江。潮水经过龙门、坑田、浪尾、杜东、白田,与蕉溪、大溪相连。在白天山和白天都之间有许多村庄,称为白田村。白田村,俗称“白田”,至今仍口头流传,但写成“玉田”,显然是一个雅号的属地名称。《长乐刘丽芝》有“玉田为白田”的记载,就是佐证。玉田村,即今天长乐玉田镇所在地,是福州平原的中心。可惜虽然有靠谱的山,但是面朝北方,冬天挡不住北风。
言归正传,据《抚州府志》卷四《城》记载,郭璞在《迁城记》中写道:“桑田为海,人事变迁...鸟是空的,它将持续一千年。”前面双眉,浓妆。小溪来了,都流向大海。主关心他的客人,客人住在主里面。东天稳,山镇村...".
在这里,郭璞用风水理论解释了福州的城建位置,大意是大海变成桑田,可以聚集更多的人居住,可以化贫瘠为繁荣。树上有鸟,树上有鸟才有美好的生活环境。这是千百年不变的真理,破坏树木花草鸟类是绝对不可能的。城前有两座山,乌石山和玉山,如眉。山上的树必须得到很好的保护。树木郁郁葱葱,就像又化了妆,让溪水保持清澈,流向大海。人类和环境就像主人和客人一样,主人对客人好,客人住的安全,就很舒服。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山下的城镇。这里是一片繁荣景象。
高燕得到郭璞的建议后,着手建设晋安郡。它北起顾平路的小山包,南至八一七北路的胡洁路口。东起湖东路李文广场口,西至古曦路杜集口。五门,城外有护城河,比邺城还大。后人因城扩大而称子城。
与此同时,高燕在西北部山区疏导水流。他利用东北和西北郊区因建城取土而挖深的洼地,挖到东湖和西湖,每个湖周围20里。西湖东临城墙,西南有大蒙山、香山,西北有五峰山。农田夹杂其中,既是防洪又是防旱。西北山区的溪流汇聚成湖泊,灌溉农田。东湖位于城市的东北部,在新店、秦婷和斗门周围。富村山是东湖的中心,千户和湖城村是东湖留下的地名,湖已经消失了。两湖以五峰山连续脉龙瑶山为界,如两颗绿珍珠,调节气候,绿化环境,生产食物。这是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仅使福州西北部的山峰成为风水和龙脉的宝库,而且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从此,福州成为了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有鉴于此,福洲目前计划在秦婷地区挖一个东湖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在风水上应该是有利的(所以万科金域荣郡也“不失时机”地利用了东湖)。
实际上,真正让福州繁荣起来的,是建城后永平至永嘉(2965,438+0 ~ 365,438+03)期间,为中央政府进行了长达65,438+06年的“八王之乱”,导致政府崩溃,战乱不断,驱使中原士绅百姓纷纷南逃,一部分迁居福建。这是北方汉人第一次大量进入福建。史载“自永嘉败亡,中原动荡,江左右族林、陈、黄、郑、战、秋、贺、胡八姓迁入福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冠中过南”。同时,北方的汉人带来了丝绸业,此后福建也生产了彩缎。
此后,随着城市的繁荣,福州不断扩大。尤其是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造成“北三河乱,四海如永嘉南奔”的悲惨局面,大批北方人经浙江、江西进入福建。仅贞元十四年(788年),跑到福建的僧尼、学者一次就达5000人。北方人的第二次南迁,为福州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到了唐朝中期(约882年),经济繁荣,人口大增。福建观察让郑毅对东南角进行了大范围的修缮,北起顾平路符晓,南至八一七北路胡洁路口,东至金湖东路李文坊口,西至古曦路杜集口。有六座城门,城外皆有护城河,南面有虎门,城外有大杭桥,俗称大桥,位于今八一七北路虎门街路口。安定门东南有名,门外有仁爱桥。这座桥位于开元路的南端和庙巷的东端,也就是今天的钱伟街。康泰门得名于东,上面建有东山楼,门外是东康桥,桥在湖东路中山路口之间,也就是现在的李文坊。西峰乐门,门内宜兴门,门外宜兴桥,金谷西路过鸡嘴。清泰门在西南很有名,上面有清泰楼。门外有一座雅俗共赏的桥,俗称洋桥。桥在今天大明路的亚良里和葛厝垅附近。扩建后,副城面积比老城区大,城内官办分设。县衙在北中部,北面靠近城边,南面设仪门,仪门在顾平路与湖东路的东路口。同时在乌石山西麓挖南湖,然后西湖的水流入南湖,灌溉城市西南的田地。
子城扩张期间,唐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王超、王兄弟随王绪农民军入闽,有三万余人。此后,中原人陆续南下,娶福建、越南女子为妻,人口迅速倍增,再次实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据《岷县地方志》记载,“唐王来闽,其后三十六姓”。第三次北人南迁,进一步发展了福州的城市建设。
唐玄宗光复年(约901),浩浩荡荡的大军使王建雒城,故雒城又叫“浩浩荡荡的军城”,将分城围为内城。这座城市是一个不规则的弧形,在方圆大约40英里,高20英尺,厚65,438+07英尺,它包围了晋安县。北面,叶山被包围,成为城市的制高点。安泰河是南面的界限。罗城以大航桥河为界,北面是政治中心和贵族,南面是平民居住区和商业经济区。同时强调中轴线的对称,城北中轴线大道两侧都变成了写字楼;城南中轴线两侧,分段修建高墙。这些居住区成为坊巷的开端,进而逐渐形成“三坊七巷”布局的雏形。罗城城墙全部用砖砌成,城砖上印有“威武之师造”的字样。砖的尺寸是“以开元尺为准,长一尺八寸,厚三寸”。城门8座,李楠涉及城门,即今天的安泰桥北岸;东海的雁门,也就是今天东小治五一路的澳桥西端;东南的金门,也就是今天的金门路高捷路口;东北延辕门,即中山路北端宫媛门前附近,北院后方;北永安门,即今天的北门钱塘巷永安门;西山华门,即今天的西门斗山花坊口;西南面的清源门,即广陆坊澳门路澳门大桥以北;西北安山门。
开平元年(907),五代后梁(说:二年,后郡记相继),王扩大椭圆南北两端,将雒城夹在其中,故称“嘉城”,命名南北月城,二十六里。南北夹城建成后,包括洛城,略呈圆形,南端从南门里舍门延伸至宁岳门,北端从永安门延伸至岳王山(屏山)东麓的延生门和艾毅门。嘉城,也被称为南月城和北月城,周长26英里,4800英尺。南越城有两个城门:宁越门(今南门斗)和梅花门(原宽城街),开此城门是为了保护城市,连接江湖。北岳城还有两个门:延生门(今华林寺东段)和艾毅门(今北门)。当时城南有1内城门,名为水部门,在原水部蔡头桥。北城也有两个门,一个是井楼门,在今井路七星井附近;一个应县门今天在西门。嘉城建成后将与罗城相连,将屏山、五山、玉山三个制高点围在城内,提高福州防御能力。当时鼓山有七塔(只有定光塔和剑龙塔,俗称白塔、乌塔)和白云峰涌泉院(明代永乐年间改名涌泉寺)。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瑜在东南筑城,加强防御。从南到西,城池长329英尺,有6座门楼和30座敌楼;东起东吴门(兴春门,今称东门),北有道安、临江2门,娄楼3门,敌楼5栋;有2个侧门(唐静门和造船厂门),9个了望塔,274英尺在城市里,2900英尺沿着何澄河。东吴门往南,有3座门楼,24座敌楼,城池365,438+00尺,城河沿岸3600尺,高65,438+0.6尺,厚8尺,以实心石为墙基,砖墙为屋顶。敌塔是历代福州城墙修建中第一次修建。从当时外城的几个城门旧址就可以看出它的扩张范围。南扩至和顺,名远南,后改平顺,今西马桥以北;东南拓展至通仙门,现与仙境相连;东至春门(又名东吴门),今晋安桥以西;东北延伸至唐景门,即现在的唐景斗和船厂门;西南扩至义山门,应县门外,今西门堆。
宋太平复兴三年(987),宋太宗统一福建,但宋朝心存疑虑,下令拆毁城墙,只留下几尺高。宋熙宁年间(1068 ~ 1077),程师孟知道了福州,次年开始修建福州城,在子城旧址恢复。程师孟恢复副城时,将西门延至西鼓路元帅庙河边,命名为丰乐门,门外有定远桥,将都仓(今称老米仓)围在城内,并在城上建了九个亭子,分别是:樊玄楼、西湖楼、五云楼、三山楼、清晖楼、泰山楼、对宇楼、慢带楼、坐云楼。同时进行清淤护城,修建桥梁12座:虎门桥、清泰门雅俗桥、法庙桥、义和桥、邱毅桥、昌黎桥、仁爱桥、乐游桥、乐群桥、开通桥、便民桥、宜兴门桥。元朝再次下令摧毁福州城墙。
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举南侵,北方人口陆续南迁,形成福州历史上第四次移民高潮。据宋代三山志记载,南宋惜春九年(1182)复州户数从太平兴国时期的94475户增加到321284户,2000年增加了226809户,增加了2-3倍多,其中以2168户为主。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 ~ 1274)建于外城。
明朝洪武四年(1371),朱元璋命徐校尉王恭修建福州老城。王恭在福州(另一位风水师)对风水做了详细的考察,认为要使城市生态完好,必须将屏山、五山、玉山围在城内,于是用石头筑墙,北过屏山主峰,外城围绕五山、玉山筑墙,宽十里,基本呈圆形,风水奇妙。重建时,在屏山山顶建了一座瞭望塔,作为各门楼的样本,故名“样本楼”。从这座建筑可以看到大海,这座建筑也被称为镇海楼。城墙东、西、南三面按宋代外城遗址复原。南部的城墙被群山和乌石山麓所环绕,方圆长10英里,周边地区长3340英尺。城墙高2.1.0余丈,厚1.7余丈。有62个瞭望塔,98个警店,2164个塔,4085个女墙。
洪武六年(1373),抚州中卫指挥李惠等人多建楼阁,在城内多筑桥梁,在城四周加屋顶。为防御日军入侵,嘉靖三十八年(1559),城内增设敌台36座,三面环城,深7.5尺,宽10尺,长3300余尺。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再次入侵,由于城墙的保护,倭寇被歼灭在城下。郊区的“八十一桩”据说是当年倭寇的葬身之地。万历十年(1582)再次重修,设七门:南门(在酒仙桥)、北门(即千甲城盛宴门,后被封锁,仁爱门改为北门)、东门(即千外城航春门)、西门(即千甲城迎仙门)、水部(在东南)。在石城外的重要地方,加上一个沉重的半圆形骨灰盒,也有可以关闭的门。还有四个水闸沟通城内外的河流。
明代学者王世茂在《福建省疏》中写道:“天下形势易辨为福州府,山中龙腾,丘坐其中,乌石、九仙(玉山)为鲁西两处。其外东山巍然,遮天蔽日,月出其外,海出其外,谓之孤山。西山略显简陋,形似旗帜,名曰旗山以配鼓。眼前的山就像一个屏风,似乎是人们巧妙的靠泊而成,却没有看到水的流逝。当你爬道山(乌石山)时,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水的大小。大河从西南蜿蜒到房山脚下,南台河离城稍近。大江自南向北东微微弯曲,南台河与之汇合。汪洋漫,长乐入东海,其山川在明秀也。”
明代学者王应山在《杜敏集》中写道:“三峰位于域内,三奇标于户外。几粒甜果开出一朵莲花。荆江通向湖泊,它在东南与大海汇合。两潮吞吐,百川溢。所有的山川都很美。每个士兵都没有混乱,每个饥饿都没有短缺。沙河路通往入海口和海边的邹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铭记。在这一点上,学者们认为明代福州城的位置是风水最好的,因为其天时、地利、人和。关键是要挡风遮水。市内有三座山,树木茂盛,可以避风。城外有河湖,可以藏水。福州成了人间天堂。
清朝以后基本按照明政府的布局完善。清顺治十八年(161),巡抚李为防火,率太守拆换城宅,多筑城墙,高2.4尺,厚1.9尺。有264个巢穴,93个堡垒和3000多个垛口。康熙三十年(1691),巡抚郭士龙重修西南两塔。雍正五年(1727)和雍正九年(1731),女墙相继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巡抚卡尔基山、巡抚潘思邈重修。嘉庆二十二年(1817),福建巡抚重修城墙,完工后对山川情况及寺庙、府衙、坊乡、曲径、桥梁状况作了笔记。道光年间(1821 ~ 1850)再次大修城池,但城池范围并未扩大。
辛亥革命后,为了发展交通,城墙被陆续拆除。还珠门建于五代隆德元年,原名闽台,又称桂头门。清代重建后改名狮子楼,俗称双门楼。双门上有三只用石头雕刻的大狮子,面朝南,以碾压五虎山,俗称“三狮挑五虎”。到了民国时期,改建公路的时候,把它拆了,把三只狮子搬到了鼓楼前的“海天傲珠”牌匾下。1952年,拆除鼓楼墙修建鼓屏路时,将石狮移至南门环岛,“文革”中被毁。当然,从那以后,福州城的建设基本限于停顿。
福州地理和风水有很大关系,发生过很多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