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也在为如何嫁给古代的“剩女”发愁
在古代,婚姻状况成为一个人简历的一部分,就像藏在身体里的一颗痣。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婚姻,就像人生的污点。在人们眼里,个人素质也可能有问题。直接影响你的职业生涯。作为贵族士绅,如果与平头百姓通婚,不仅仅是辱没名声的问题。你的家族血统不再那么纯洁高贵,也就是说,因为一个人的情绪影响了家族的社会地位。你的名声是小事,随之而来的是你的家人会受到批评甚至被排除在士绅的行列之外。
娶了女儿,丢了官职。
在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童编了一本名为《昭明文选》的书,其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东海(今山东郯城以西)的罗伊把他的女儿嫁给了人。罗伊虽然性格卑微,但家世显赫。他的祖父王少卿担任侍从,参与机密事务;他的父亲王睿也是“清晰一代”。罗伊经常出入同龄人的家,与他们关系密切。但在做媒方面,就是唯利是图。罗伊经常把媒人刘思之叫到宫里去打听。刘思之说,吴军的张曼是高平旧族的后裔,他的宠臣满粉和满银。他很有钱,正在给儿子找对象。罗伊核实,男子是一个中层官员在吴县,他的儿子也住在主簿。所以罗伊和他的儿子在详细讨论后决定结婚。张曼的嫁妆是5万元。此时,王元正在迎接他妻子的新葬礼,所以他用嫁妆的剩余部分娶了一个妾。
沈约部长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按理说,别人结婚娶媳妇不关他的事,但他还是做了细致的调查研究,警惕地发现了异常现象。沈约检查了张之的家谱,认为有问题!曼·张之不是真正的士绅,出身也不高贵,但罗伊是个贵族,嫁给曼家真的败坏人伦。
沈约用漂亮的骈文起草了一份处理意见,大意是罗伊降低了身份,其行为玷污了祖先,侮辱了亲人,性质极其恶劣。如果这种不良作风不停止,腐败人际关系的婚姻将无处不在。罗伊的可耻行为应该旗帜鲜明地受到严惩,应该把他从火葬的行列中开除出来。这样,那些做过同样事情的学者就会无比羞愧,那些打算做同样事情的人就会悬崖勒马。所以,我的意见是:罗伊应该被就地免职,永远不用。
罗伊的婚姻如此糟糕,真是遗憾。本案通过士族与庶民的通婚,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制度,士族与庶民的等级差别。
皇帝动摇不了文人。
社会和婚姻的隔绝,使士绅成为一个排外的小群体。他们内部互相联姻,时间长了,大家就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动了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会有很多人被拉出来抗议。他们的心态正如杜佑所说:“杀了一个士族,就算不冤枉,也像砍倒了一棵美丽的树,让人觉得真的很悲哀。如果你杀了一个平民,哪怕是错的,你又能算什么?”有人说这些士绅在审美文化上是浪漫高雅的。我承认他们可能很优雅,但这种优雅的基础显然是某个利益集团的贪婪和无耻。
如果统计一下东汉末年建安元年至唐末天佑三年(196 ~ 906) 710年间,士绅在官场中的人数和比例,可以清楚地看到,自东汉末年开始,士绅在官场中的比例不断上升,从建安的29%上升到东晋的80.8%,达到一个峰值。此后,南朝士绅一直保持半数以上的比例。我们知道,东晋后期,随着北府兵集团的崛起,宋、齐、梁、陈四朝更替。这四个朝代都是由东晋不太精通的军旅世家建立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被称为“穷家”、“寒贱”的布衣取代了士绅。其实国家权力还是由士族把持,但还不如东晋初期士族建立皇室。
这个案子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士族罗伊娶了一个平民满世的女人,引起了轩然大波,她甚至被同朝官员沈约弹劾。原因是虽然罗伊听媒人说,那个人是士族的后代,但无法考证,所以这种情况是假的。所以,罗伊把女儿嫁给男人,就是为了贪图财富。而就在这个时候,罗伊失去了妻子,用女儿的一部分嫁妆去纳妾,说明社会上盛传的贪得无厌是肯定的。因此,沈约建议罢免罗伊。
由此可见,在东晋,士的门第观念在婚姻中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士不婚”之法不可动摇。士绅阶层有依靠九品郑智制度选官的特权,也有为官的特权。各种贵族家庭利用这种特权,不断培养自己的势力,努力使这种特权代代相传,在各种场合显示自己的优越性。即使是皇帝也改变不了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士绅与平民、贵族与穷人的区别牢不可破。布衣人和汉人可以做官,掌握实际权力,但得不到士绅的尊重,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
在中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崧帝国时期,王弘是刘裕最信任的大臣,但他属于平民。刘裕告诉他:“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士大夫,你必须被王秋允许和他坐在一起。”。你不妨说,听我的命令,去试试。“王秋当时是总理。当王洪想坐在他旁边时,王秋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拦住了他:“你不能坐。”王红慌慌张张地逃走了。事后,刘裕对他说:“没办法。刘宋之后的小七第二位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嵇僧繇问:“我不过是本郡的一个武官。请允许我做一个士大夫。”萧赜说,“这取决于蒋奇。求我也没用。去找他。“当时蒋济是京师大员,相当于司法部长。嵇和尚真的去拜访了,刚要坐下,姜姬马上吩咐仆人把座位挪开。嵇和尚真的向小若诉苦,说:“士大夫不能由皇帝任命。"
皇帝的女儿也担心结婚。
到了唐朝,这些名门望族更是嚣张跋扈,连嫁给李氏皇族都不屑一顾,让皇帝的女儿都为嫁人发愁。一怒之下,李世民写了一封信,要求修改族谱。唐太宗为了约束山东士绅的地主、儿子的公主、公主择偶,要求不得嫁给山东士绅。但、方、等高级官员仍与山东士绅地主通婚。由此可见,老家族的威望不减,依然以贵族世家自居。有一次,宰相李义府想给儿子娶一个山东大户人家的女儿为妻,可是那些山东大户人家根本不把宰相李当回事。他们仍然不屑于嫁给一个平民官员李义府。当然也有不以李义府的品德为耻的感觉。李义府建议唐高宗用唐太宗的做法来控制山东士族。于是皇帝下诏:禁止山东士族崔、陆、郑、王、李等通婚,并明确规定“不准、太原的、荥阳的、范阳的吕子谦、、吕浑、清河的崔宗伯、崔、前燕伯陵的、金昭君的李楷等子孙自行通婚。还是创下了天下嫁女的数量,而且不会陪钱。”这里说的“陪嫁财富”是指普通人的子女嫁给了最受欢迎的子女,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高宗皇帝写了一封信后,这些达官贵人拒绝听从禁令,其中一些人虽然表面上不再公开,但仍秘密结婚。还有的宁愿把女儿养到老,也不愿意和穷人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