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我本科不是985,211。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很流行的视频。在《学霸是怎样炼成的》节目中,一位企业HR直言:大企业会打开985毕业生和非985毕业生的简历。招聘会结束后,只有985毕业生的简历会被拿走,其他简历会被清洁工清理掉。

节目嘉宾是双非大学(非985,211大学)毕业生。他花了三个月时间精心准备简历和面试,投了5000份简历,却以失败告终。于是他上节目问:我们都是大学应届毕业生没经验,“985”也没经验,为什么只用他们不用我们?我们都一样。

接下来,HR从英语能力的衡量、计算机能力的评价、专业的认知等一系列角度回应了这位大学生。听了之后,就连我这样的双非大学生也不得不承认,好像是真的。名校和非名校的毕业生差距这么大,那么这些是什么造成的呢?

还记得刚来这所不尽如人意的大学时,不甘于高考失利,不服从眼前高昂的斗志。为了不轻易认输,我问了很多人,有没有毕业的:名校和非名校的学生差距真的很大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于是从那天起,我就立下誓言:我一定要努力四年,在毕业那天把和名校毕业生的差距降到最低。

但事实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两年过去了,当初的誓言早已被遗忘,我除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一无所有。不是我不想努力,而是你在这种环境下,做一个“异类”真的太难了。

这个暑假,我去了我高中同学的大学。她的学校是那个城市最好的大学,叫“985”。我没日没夜的活了两天,才知道这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点。那时候是7月初,我的大学同学有一半都回家了,但是大部分还在学校忙。有的暑期读双学位,出去实习,在各地做交换生。每个人似乎都有不浪费一寸光阴的强烈使命感,不禁感慨:这才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该有的样子。看看自己班里的同学,假期一大半都回家了,剩下的只是出去旅游兼职。

最让我震撼的是他们对学习的态度,这也正是我们双非学校最缺的,那天,他们在一门专业课上得了分。当她发现自己的分数没有达到预期时,她并没有像我们一样只是暂时感到不开心,而是随后就掉以轻心了。而是从自己、老师、同学三方面分析总结原因。最后,当她问班上其他同学分数一样的时候,她才意识到结果是老师的评分标准而不是自己的错误。于是我以学习委员的身份去找老师问原因,给全班同学一个答案。回想自己,最在意的是有没有考砸科目,而不是分数的高低。虽然分数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作为学生关心分数是必须的。

她轻松地谈论着考试周的那些日子。她一天到晚背题,有时甚至背过泪来留下。她被自己现在的努力和辛苦感动了。偶尔她半夜醒来,发现舍友在灯下,却不觉得有多难过。她无奈地苦笑:“有优秀的人在身边徘徊,我会羡慕他们,向他们学习,缩小差距。就是在这个大环境的压力下。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可以逃避不点名的课,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逃课给自己带来什么。上了一学期的课,他们连教室在哪都不知道。学习只停留在课堂上,最关心的学习问题是考前老师画的重点;一进宿舍就回到了醉生梦死的状态,甚至叫外卖上门吃饭;一个月去图书馆的次数屈指可数;考前几次去自习室让自己感动,还会拍照发朋友圈表达自己的辛苦。

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是大学生的常态,把所有大学生归为一类,却从来没有想过和自己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不是活得太差,而是看得太狭隘,总以为每个人都和自己一样在浪费时间,然后继续带着这种莫名其妙的理想心态混日子。

在我们眼里,只能容纳和自己一样的人,却忽略了那些真正值得学习的“异类”。作为新生,我们有着光明的希望和燃烧的梦想。我们总以为自己能活得比被理解更好,将来会比别人更成功。然而,这种精神最终会被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的生活磨平。最后我们都成了众生,只能仰望曾经努力过的东西。

那么如果我们不在985,211,应该怎么做才能缩小这些潜在差距呢?《勤奋》里有一句话:一个二流或三流大学的学生,勇敢地从名校的中等甚至高年级水平要求自己,是恰当的,也一定会从中受益。事实也表明,即使不是985,211的人,也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与名校毕业的人一起发光发亮。

没有人愿意永远背负一个非名校的名字,但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只有不断学习进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缩小自己与名校学生的差距。希望我们毕业步入社会的时候,不要用一句“对不起,我本科不是985,211”来掩盖自己和名校毕业生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