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名简斋,晚年被封为仓山俗人、绥远大师、绥远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府。他有政绩,四十岁复出。在江宁小仓山脚下建一座花园,并吟诵它。广泛的诗词弟子,尤其是女弟子。袁枚是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文涛并称“招魂术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屋的诗与诗》、《与花园的诗》、《与花园的随笔》等。

一.个人生活

成长经历

袁枚

袁枚,不可多得的人才,擅长写诗。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科举。考题是《赠我听玉坠风中叮当》,诗中有一句妙语“人疑时隔日如河”。然而,总统们认为“如果语言与庄无关,它将被放在”。幸运的是,当时的刑部大师尹继善挺身而出。

乾隆七年(1742)调任清官,历任沭阳、江宁、上元知府。他提倡法制,不避讳权贵,这使他相当成功,赢得了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33岁时,父亲去世,辞去职务,养母。他在江宁(南京)买下隋废园,改称随园,造屋定居,史称随园。好友钱曾写诗称赞他:“过江时,不愧为真正的名人,出了院就像老和尚;收到十年的香清后,毛巾和百搭衣服开始对应。”他还做了一副对联:“不做高官,生活不幸福,必然懒惰;“成仙佛难,我爱读诗书花。”此后,他在绥远过了近50年的悠闲生活。他在给好友程锦芳的信中说:“我辈正处于盛世,非大怪癖,非大寿辰,故不受制于文人。”晚年,袁枚游历南方名山,结交诗人。终其一生,他喜欢称人和善,赏赐文人,提倡女文学,招收女弟子,为当时诗坛所接受。袁枚、赵翼、张文涛(船山)并称为甘家学派的三大宗师。

仕途

袁枚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县令。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年间进士。他曾经是国子监的庶吉士。八至十年(1743-1745),乾隆任沭阳县令。此时正是所谓的“盛世”,但在沭阳百姓中,却是千家万户邋遢自大的现实。沭阳县“饥民三十万,饥民无数”。面对这种“饥寒交迫四野在路上”的悲惨局面,袁枚拿起一支蘸了血泪的笔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死得其所,饿死其所难。野狗皮包骨,没有肉。他们讨厌做父母,不想有耳目。”他用锐利的笔尖,无情地鞭挞那些“欺虎虐蝗”不顾百姓生死的贪官污吏。他要“救国救民,最终造福于民。”所以他到任后不久,就开仓救灾,减免赋税,带领百姓治水,修建了著名的六塘子堰。采取各种抗灾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迅速取得成效。他还严格控制家人、下属和官员,不准扰民害民。据史书记载,他“终日坐庭为政”,每当“官民所为,小官司不留理”,大案也是尽快结案,社会秩序比以前更加稳定。他与农民、蚕女、工匠、商贩、学者都有交往。他不仅关心各种养殖,还进入市场。“他关心米价,问江东”,关心民生。在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限制,袁枚能做到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百姓都称他为“大官”。因为正直,袁枚不喜欢官场争斗。40岁时,辞官定居江宁(今南京)。他住在小仓山脚下,建了一座花园,自称苍山居士,花园老人,安于悠闲的生活。

乾隆十年,他离开沭阳,百姓送行,爬车饮酒,含泪送别。乾隆五十三年(1788),73岁的袁枚应沭阳著名人物艺鹭-廷之邀再次访问沭阳,沭阳各界人士在前方30里处迎接。面对那么多支持他的人,袁枚写下了一幅回到沭阳的真挚画卷。在这篇随笔中,他深有感触地说:“以民为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不能忘其地。”官爱民,民爱官,真是一家之主的例子。

袁枚统治蜀国已经200多年了。当时他在沭阳县(在今天的* * *)种了一株紫藤,至今仍生机勃勃。其叶蓁蓁被列为沭阳县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文学生涯

袁枚、赵翼、张文涛并称为干嘉诗坛的三大诗人。他活跃于诗坛40余年,诗作4000余首,基本体现了他的性灵说,风格独特,有一定成就。元始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在个人生活中表现精神,表现真理。

情怀、品味、见识往往天马行空,有突兀的传统。在艺术上,他不模仿过去,不拘一格,用娴熟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捕捉艺术形象。追求真实、自然、清新、灵动的艺术风格。其中突出的代表作有两类:一类是现场抒情的旅游诗,一类是悼古讽今的诗。元·的文章和散文,如《向我的姐妹们致敬》[1]、《峡江寺飞泉亭》[2]等。、以及骈文,如《与蒋宜生一书》、《重建苏中寺庙碑》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文章。袁枚也是乾嘉时期主要的诗学理论家之一。他们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之后,持性灵说。《随缘诗话》、《补遗诗》、《续诗》是他的主要诗学理论著作。《随缘诗》除了阐述性灵说之外,对历代诗人的作品、流派的演变、清代诗坛都有不少评论。《续诗》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它有三十六阶,用四言律诗来概括诗歌创作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的具体经验,即所谓“苦心创作”。与公安派相比,袁枚的性灵说更反道家、反传统,指出诗歌不是说教的手段,而是要表现性灵。他把“气”和“知”结合起来,把性情、才情、学问作为创作的基础,把真、新、活作为创作的追求。他一般不反对诗歌形式中对旋律、装饰音、典雅典故的强调,只要求从属于表现精神。袁枚的性灵说较公安派前进了一步,全面完整,被认为是明清性灵说的主要代表。

袁枚的文学思想还涵盖了文学理论、文学发展、文体功能等方面,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他的文学理论没有他的诗学理论深刻。

爱好和兴趣

袁枚是一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他热爱金陵精神。当他被任命为江宁县令时,他用300金买下了江宁小仓山脚下的花园。随园曾经是一个织锦园(也就是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那时,“花园倾斜颓废,...百花凋零,春风花不尽。”已经废弃很久了。袁枚买了之后,就整改了。因为它是“以其丰,而射之。”这叫《随园》,杂诗中描写了随园的景色:

“盖房子不算小,开池子也不算多;小房子遮不住山,大池子还不如荷花。这种鱼有一英尺长,白天在清澈的海浪中跳跃;知我爱荷花,不敢开网。”如此诗情画意,让人想入非非,难怪袁枚无忧无虑,声色犬马,不再打当官的主意。花园周围没有墙。日子好的时候,游人如织,袁枚允许他们来去自由,不受控制。她甚至在门联上写道:“任仙鹤去山中寻鸟,任谁四时看花。”

袁枚是清代文学家,也是“性灵说”的倡导者,他以文学为终身事业。灵魂也是气质。他认为“诗人有一种人的气质,气质之外没有诗。”他还说:“凡传诗者,皆有灵性,不分堆砌。”他认为诗歌是内心的声音,是性情的真实表达。文章最擅长骈文体,赢得六朝体质,享有数十年文章之誉。他也像作文。他坦诚率直,讨厌情景剧,却很重视友情。朋友沈凤思去世后,袁枚每年祭扫坟墓,30年来从未间断,对朋友的情谊深厚感人。

袁枚一生致力于写作,写了很多书,包括《小仓方善的诗与诗》、《诗随园》、《随笔随园》、《食单随园》。其中《随园食单》是一部系统论述烹饪技法和南北菜肴的著作。全书共分十四个方面,信息单、警示单、海鲜单、杂单、点心单、米粥单、茶酒单等等。有人说这篇《美食榜》擅长做菜,我自己不会做菜。在指示的清单中,他开宗明义地说:“学之道,先知先觉,饮食也。”这篇文章可以作为饮食的一般规则,警告很简单:“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消除一个缺点比促进一个优点要好。如果你能消除饮食的弊端,你会想一大半,列一个警示清单。”本文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单》,对中国南北名茶进行了点评,还记载了许多茶制美食,颇具特色。其中有一种“面茶”,即面条用粗茶汁煮沸后,加入芝麻酱、牛奶等调味品,面条散发出淡淡的茶香,味道鲜美;“茶腿”是用茶叶熏制的火腿,色泽火红,肉质鲜美,茶香四溢。可见袁枚是一个对茶和饮食颇有研究的人。六十五岁后,袁枚开始喜欢游山玩水,足迹遍及浙江天台、雁荡、思明、雪斗,安徽黄山,江西庐山,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自然,他会品尝全国各地的名茶,一一记录下来。他这样描述常州阳羡茶:“茶色深蓝,形似雀舌,又似巨米,其味略强于龙井”。提到洞庭君山茶,他说:“色、味与龙井相同,叶略宽绿,采摘最少。”此外,如六安银针、梅片、毛尖、安化茶等。,也进行了审查。

此外还写了许多茶诗,如《试茶》诗:“福建人茶如农耕,载千车;我来到茶的世界,印象颇深……”描述一下福建人普遍种茶的情况。置身其中,就像进入了茶的世界。《湖上杂诗》:“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乘夕阳;一万块绿云有点春,布裙红。”描写一个红布裙的采茶姑娘在“万件绿云”的人海中采茶,特别引人注目。《渔梁道上作》:“远山青翠山低,流水前溪接后溪;每次在这里待久了,采茶人就在夕阳下散开。”可见他在旅行时,既欣赏山川峡谷的美景,又注重当地的“茶文化”,可见他对茶的喜爱。

袁枚70岁时到武夷山游玩,对武夷茶特别感兴趣。他之前对武夷茶的印象是“茶有苦味,就像喝了药一样”,所以一直不喜欢武夷茶。但他对武夷茶的印象,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来到满庭枫天钥寺后,彻底改变了。他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了当时的情况。茶酒单》:“僧道争献茶。杯小如核桃,壶小如香橼。每次倒一两,都舍不得咽下去。先闻其香,再尝其味,细嚼慢咽,善解人意。果然又香又甜。喝完一杯,再尝试一两杯,缓解急躁,安慰。龙井虽然清澈,但味道很淡。羡虽好,韵虽差。玉和水晶的性质截然不同。所以武夷享有举世闻名的美誉,真的不够,可以煮三次,但其味犹未尽。”茶叶专家从所用的茶壶、茶具,到武夷茶的步骤、感受、特点,都做了详细生动的描述。一杯好茶,真的可以涤净尘埃,缓解烦躁。

袁枚认为除了好茶,一定要采集得当才能长久保存,而要泡一壶好茶,除了好的泉水,温度的控制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他对此也有精彩的描述:“治茶,必先藏水,水需在惠泉,人何以设邮局?”但春水雪水可藏,新水辣旧水甜。尝遍天下茶,以武夷山之巅为首。不过贡品还是不多,情况是民间的!”他认为要做好茶,首先需要好水,在这里他又一次称赞武夷山产的茶为天下第一。

然后他又接着提到采茶的方法:“其次,没有什么像龙井和清明,前者叫莲心,太无味了,不如多用。”在雨前做一面旗帜和一个镜头,像碧玉一样绿。收集方法必须用小纸包好,每袋四两装在石灰罐里。过了十几天,要换上古灰,上面要扎上纸盖,否则气会耗尽,颜色和味道完全变了。“可以说,研究相当深入。至于烹饪方法,他也有绝招:“用火的时候,可以用穿心锅泡。滚久了,水的味道就变了!“别滚了,再泡一泡,叶子就飘了。一泡就喝,盖上盖子味道就变了。消息不能时不时发布。山西的裴忠诚说:“我昨天去绥远,只喝了一杯好茶,唉!" [4]

袁枚不想在官场上争名夺利,所以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无忧无虑,无忧无虑,所以他能够活到八十二岁。有意思的是,虽然不想涉足官场,但袁枚有着独特的政治眼光。在和林兄弟年轻的时候,他们为兄弟俩写过一段评语:“天捧太阳,兄弟平分。”事实证明,在那之后,小沈阳成为了乾隆皇帝身边的第一红人,而贺麟则成为了一名名将,官至一等公爵。

二、个人作品

写作风格简介

长期以来,袁枚的古诗一直备受关注。实际上,古典诗歌的创作体现了袁枚诗歌的天才特质,汹涌澎湃、奔放不羁、充满生机和创造力,呈现出不同于现代诗歌创作的审美特征,是我们全面理解袁枚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袁枚是清中叶最著名、影响最大的诗人,位列“乾隆三大诗人”之首,在诗坛占据了近50年的领先地位。乾嘉时期,考据成为常态,他的诗歌独树一帜,超凡脱俗,富有创造精神,充满天才。

文学作品

袁枚是《小仓方善记》的作者;与园诗(16)及补遗(10);新齐谐24卷,续新齐谐10卷;有30多种散文和书信。

袁枚的妹妹袁姬也很有学问。《如皋县志》、《杭州府志》、《清稿女传》都有流传。元吉死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八年后,袁枚写出了散文名篇《向姐妹致敬》,悲情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评论家将其与唐代韩愈的《十二郎颂》相提并论。

袁枚收集了许多鬼故事,用简洁明了的笔法写出了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的《岳薇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他写了著名的《随园菜单》,这是清代一部系统论述南北烹饪技术和菜肴的重要著作。该书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的《袁枚全集》。

其中黄生的《小仓方善集借书论》收录于上一教育版二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22课)

文学主张

袁枚自成一家,与一样,被称为“南元北姬”。提倡“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自己的个性,主张“从诗三百首至今,凡传诗者,皆有灵性,不分堆砌”。提倡直抒胸臆,写出自己的“气质体验”。主张“神”与“知”相结合,以气质、才情、教养为创作基础,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从而把先天条件与后天努力结合起来,创造出好的产品,认为“诗是用笔写出来的,如美人的发、肤、笑,与生俱来;诗赋用典,如美人之衣珠宝,后天。”它主张文学要进化,要有时代特色,反对唐宗、宋。他嘲讽神韵派是“穷傲”,格调派是“木偶表演”,肌理派是“开骨店”,宗宋派是“乞人动”。他还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论,认为“孔子论诗可信,亦“趣怨”;不守信,‘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与散文并重,骈文与散文如同自然界中的奇偶性一样,不可偏废。同源异流,两峰共存,两水分流的关系。诗歌清新隽永,自由流淌。写山水诗,飘逸飘逸。其中,郑燮、赵翼、张文涛和黄景仁是思想和风格相近的诗人。朱廷珍评价袁枚:“袁既以狡童之性为教,又专治香山、诚斋之病,误俗为性,涩为巧,戏谑为幽默,粗为豪气,轻狂为天真,淫为淫,崇魔恶言,防止诗崩。"

袁枚的文学思想具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和形式主义产生了冲击。此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国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是写身边的琐事,充满了浪漫的歌谣,缺乏社会内容,有些往往华而不实,甚至流于表面。

观点命题

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府。除了赢得政治上的贤士之声外,他还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如方的《诗赋》、《随园诗》、《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余》。《随园诗话》是他的代表作,具有独特的文学见解。他提出“性灵说”,对儒家诗教提出异议。有些诗攻击汉儒和朱成的理学,宣称“六经皆糟粕”。他主张直抒胸臆,重视文字自然,反对古旧,强调自我创造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进步意义。袁枚主张在诗歌中表现性情,揭示了继龚铭学派之后的“性灵说”。这场文学论争与吴、曹雪芹、郑燮、等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想、哲学思想和史学思想是一致的。他认为诗歌要有诗人的童心。

元美手工铸铜洒碗炉

“真我”反对传统儒家诗学,认为可以用艳诗。他的诗学理论为清代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对扫除仿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闲适或哀叹过去、讽刺现在,往往与自然融为一体,充满情趣和意境,追求一种清丽流畅、清新灵动的艺术风格。散文思想犀利,有些作品直接揭露了现实的黑暗和官员的腐败。抒情作品情感真挚,感染力十足,清新自然,文笔生动。他主张用自己的个性写诗,认为“诗三百首起,肌理派为‘凌’”。

第三,书屋

清代著名诗人、藏书家。滋子采,一号简斋,一号随园,一号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元年(1736),进京赶考。会场里有近百名老师,有学者也有学者,他是最年轻的。乾隆四年(1739),进士,改国子监庶吉士,分拨江南。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知府。39岁辞官,在金陵石城脚下建园,取名“随园”,学者称之为“随园先生”。园中种竹浇花,终日挂在嘴上。年轻时沉迷于书籍,苦于没钱藏书。做官后,俸禄改为40万卷,图书馆建成“小仓方善”和“索浩轩”。自注何为“好”,品味、色彩、花卉、竹木、金石、字画有时有限,只有书,不分青春、饥寒,无限阅读;还有一篇专题文章《好房子的故事》。乾隆三十八年(1773),他要了一封遗书,将所有的善本呈献给清廷,并做了一份《三姬叔》作为训诫。藏书印有“道苏之门”、“百石山房”、“花梨仙人”、“钱塘萧肃是村民”、“在此享福”、“绥远藏书”、“小仓山房藏书印”。写诗提倡抒发性情,反对儒家诗教。有些诗批评汉儒和的理学,宣称“六经皆糟粕”。大部分作品都表达了自己的闲适。藏书30余种,如《小仓·方善诗文集》、《诗随园》、《书信随园》、《子午雨》、《随园随笔》等。

纪念地

袁枚墓

袁枚死后立即葬于绥远。其墓位于小仓南岭隋家仓百步仓,原为省级文献保护单位。墓前原有石牌坊上刻有“元随园先生墓,卒于清代”字样,并竖立了“清帝册封郑风博士查勘袁建斋墓”石碑。碑文是中国古代作家姚鼐写的。都在“十年动乱”中毁了。1974年3月,因五台山体育馆施工,经南京市文献保护委员会批准,对该墓进行了清理。从3月18开始三天清理了三座墓。都是砖房,长约2.5米,只有一口木棺。除了袁枚本人,另外两座都是女墓,属于袁枚的妻妾。随葬品包括3个金钗、2对金耳环和20条玉带。以及玉管、铜镜、瓷罐等。

袁枚故居

绥远位于小仓山脚下,是清代学者袁枚的故居。

四。估价

洪在《北江诗话》中对袁枚的评价是“伸手抓老狐狸,一醉方休,露出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