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合资独资浪潮的成因及对策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中欧商学院的龚慧敏说。“任何一个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行业巨头,尤其是在中国成功立足的跨国公司,都想尽快独立,以换取自由,享受巨大的利润空间。跨国公司熟悉中国市场后,利益驱动加速了跨国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联姻’的终结,‘利益’决定了‘离婚’。”

我们可以相信,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在决定进入中国时,都不愿意建立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他们选择成立合资企业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政治原因,对中国和中国的市场不熟悉甚至害怕,但同时又被十几亿人口的市场深深吸引。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样,跨国公司也需要一个本土的合作伙伴来熟悉它。正如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陈荣祥先生所分析的,“当时国外对中国的认识还是有很大偏差的。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人治法规非常强,中国政府有许多神秘之处。因此,面对任何事情,他们都觉得有个伴侣肯定会提高他们的安全系数。”第二,中国引进外资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这方面,合资企业是边干边学的最佳方式。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也决定了如果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选择建立合资企业,会得到更多隐形的照顾和优惠。事实上,选择了一个强大的中国合作伙伴的外国公司确实获得了很多成功:最便宜的土地、特殊的政策照顾、“两免三减”等税收减免以及海关关税的灵活处理都到手了。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政府对WTO规则的逐步推进,跨国巨头的中国扩张思路逐渐清晰。

根据入世承诺,中国已逐步放开对外资企业的限制。通过修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逐步放开了以前对外汇平衡、出口比例和国产化率的限制。外资倾向于建立独资企业,或通过增资扩股获得合资企业的控股权和话语权,或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转移和对中国业务的控制。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独资。

普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后,喜欢全面控制合资企业,注重管理、人事、销售,让自己派往中国的外籍员工做管理者。但在中国,这种做法往往行不通。一方面,外方派到合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人力成本极高,中国无法接受;另一方面,外国奉行的西方管理方式在中国经常碰壁,也引来国人嗤之以鼻。但是,无论矛盾激烈与否,在改革开放初期,合资还是利大于弊的。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国内投资环境日益与国际接轨,合资企业中的外国投资者对国内情况越来越熟悉,已经能够解决政策法律、政府关系、销售渠道等问题。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依靠行政命令限制市场的政府行为越来越少,跨国公司可以不借助国内企业而独立进入许多行业,外国投资者对其在中国的独资企业越来越有信心。中国能帮助跨国公司的地方越来越少,合资企业的优势已经丧失。此时外方对双方在制度和观念上冲突的容忍度急剧下降,从合资走向独资或控股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过去中国政府设置了许多政策壁垒,限制外商在华投资的领域、形式、比例、规模和业务范围,以保护本土产业。为了进入中国市场,跨国资本大多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在不同地区与中国本土公司建立许多合资企业。以西门子为例,西门子在中国建立了45家合资企业和11家独资企业,几乎涵盖了西门子涉足的所有领域。子公司过多必然导致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正如西门子中国公司总裁贝胤祀所说,从运营成本的角度来看,如果一家独资公司可以做所有的业务,那么公司的运营成本是最低的。独资企业的魅力在于能够整合他们在中国市场分散的投资项目,实施统一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充分实现其全球化战略。

此外,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工厂的目的是供应全球市场,而不仅仅是为了在中国内部消化。中国生产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世界各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企业作为全球供应商的生产基地也越来越重要。可以想象,如果在生产期间因为一些不可控的环节而停产,甚至是品控上的一个小失误,都会直接影响到这些跨国公司的运营。因此,跨国公司对在华合资企业提出了更多的国际化要求,这些合资企业必须能够满足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要求。在华投资者大多关注中国国内市场,对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不感兴趣。当跨国公司代表的全球利益与中国代表的地区利益发生冲突时,跨国公司必然优先保证其全球利益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合资企业显然很难满足跨国公司对中国工厂的更高要求。跨国公司要想加强对中国工厂的控制,就要清除约束,维护话语权。而他们选择的手段就是——独资。只有独资才能真正说了算。

长期以来,中国无疑是一个昂贵的课堂,跨国公司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一些商业原则,在另一场“矛盾斗争”中掌握生存技巧。他们善于不计代价地算计,大胆迂回,在适当的时候谦逊强硬,回避政治,利用政治。一方面他们在适应,另一方面他们在重塑中国的商业文化和游戏规则。现在,当环境和条件逐渐具备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独资。

积极应对独资化浪潮

从市场影响力来看,在逐渐独资化的过程中,合资企业的外方也在整合其在东道国的国内资源,将原本分散的力量握成拳头,提升竞争力。在某些行业,甚至可能面临一家或几家外资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市场竞争必然更加残酷。但国内一些新成立的民族品牌,从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后,能否与这些跨国公司抗衡,还很难说。比如通信、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往往利用技术优势打压中国企业,频繁的知识产权纠纷让国内企业防不胜防。

未来中国本土企业能否在这种更加激烈和直接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将取决于其资本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营销能力。对于那些现在和跨国公司搞合资的中国企业来说,要抓紧时间练好内功,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人力资源、技术等决定未来成败的因素上积累实力。中国企业甚至可以早做打算,避免被动。

从国家层面来说,要高度重视价格转移问题。跨国公司普遍实施全球经营战略,跨国公司利用其全球网络转移价格或利润是一种普遍现象。独资后跨国公司转移价格会更方便。对此,政府应尽快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防范。同时,独资化后,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利润汇出,外资积累的投资规模更大。未来,利润汇出将成为影响外汇平衡的重要因素,中国政府应早做准备。

当然,跨国公司独资对中国经济是有积极作用的。一些外国公司在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时,可能会增加在中国的投资。独资化后,技术、管理、生产都是外方操作,跨国公司再也不用担心核心技术外溢。技术更容易进入中国,外方可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更高端产品,这使得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来看,独资企业也将对中国市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也有利于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比如过去中国很多企业在政策层面受到保护,但是越来越脆弱。而残酷的竞争环境可能会催生一批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比如手机市场,中国本土厂商曾经凭借优秀的设计、精湛的营销手法以及渠道和价格优势,打破了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家电行业从蹒跚起步逐渐崛起。现在眉毛一抽出,国外厂商就忍不住被吓到了,躲在自己政府的羽翼下取暖。

此外,合资企业的“独资化转型”并不意味着跨国公司准备在中国单干。相反,跨国公司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在华业务伙伴,跨国公司会以更灵活的方式与在华业务伙伴建立“非约束性”的合作关系。这时候的合作伙伴不仅仅是原来简单的合资企业,而是新的合作关系,是产业联盟。我们发现外资选择独资后,其实创造了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关键是本土企业能否抓住这样的机会。例如,松下提出了“本土化”、“一体化”、“合作”三路战略,在中国,正在与清华大学、中科院、TCL等机构和公司开展广泛的业务合作。在IT领域,中外的战略联盟和合作伙伴不计其数。依靠自身实力,联想、方正、神州数码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在华首选合作伙伴。本土企业要善于学习,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培育自己的品牌,这对中国企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非常重要。

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实力,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都不是一个层次的。因此,国内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共同进行研发,以不断打破跨国公司造成的技术壁垒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通信、半导体、电子、医药等领域的R&D明显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巨型跨国公司非常重视联合研发,如2001国际最新的亚0.1μm半导体EUV光刻技术就是由英特尔、摩托罗拉、AMD、IBM等著名跨国公司联合研发的。为打破跨国公司构筑的技术壁垒,国内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还应在基础研究领域实施战略联盟,开展联合技术开发,实现知识共享,同时仍保持应用技术开发的有效竞争。

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来看,应该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从而有效防止跨国公司行使市场支配力,降低跨国公司相互勾结的可能性。通过全面引进一批外资,形成竞争或寡头竞争的格局,使跨国公司更容易向中国转移先进技术,从而缩小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进而有利于降低行业进入壁垒,促进国内竞争者的出现,形成鲶鱼效应,促进市场竞争。

总之,本土企业要想超过跨国公司的代工车间,就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