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姜夔简介
代表作品《暗香》和《瘦影》借咏梅抒发忧郁之情。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诗人格调高如白石,在意境上勉强用力。所以党无弦外之音,弦外之音。”他的小说《扬州慢》(淮左名都)是一部内容比较现实的作品。描绘了南宋金兵劫掠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达了对南宋金兵衰落的哀悼和对南宋金兵暴行的痛恨。“二十四桥一字犹在,浪摇冷月无声。看了桥边的红药,就知道年年活给谁看了!”几句话就被人高度赞扬。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变化,如《永不遇乐》(云楼失传)、《汉宫春》(云归龚琳),呈现出豪放的风格。《白石道人歌》有17首自导自演的歌曲,并附有配乐注释,是迄今流传的唯一完整的南宋乐谱资料。姜夔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上承周邦彦,下启吴文英、张炎,对后世影响很大。黄庭坚诗歌初学,后学晚唐陆龟蒙。他的用词虽谨慎刻意,但鲜有细腻的痕迹,诗风清丽深远,如《石湖至苕溪除夜》十首。《世说》这本书挺有新意的。关于他的生活细节,请参阅夏年谱和笔记。卒年是基于对姜夔卒年的新研究。有道士白石的歌,道士白石的诗,诗,姜铁平,续书谱,琴曲古元。姜夔的诗《白石的一生》中有一段爱情故事,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在他的话里经常表现出尺度,但总是含糊不清。半个世纪前,夏先生精心寻找,终于让这段恋情更加完整地浮出水面。
大致情况是,姜白石早年住在合肥,认识了一对擅长弹琵琶的姐妹。从此,他与其中一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因为白石无法谋生,不得不走遍天下,无法永远在一起。在的诗作中,只有《送范博纳到合肥》三首绝句,而据夏先生考证,与此情相关的诗作多达22首,占其全部诗作的四分之一,可见其刻骨铭心。前人常常责怪他们没有经验,王国维甚至做出了“白石端庄无情”的嘲讽。但实际上,白石在情感方面的专长,在两宋文人中,只有陆游能与之媲美。这也使他的词具有极其动人的品质,正如夏先生所说,“是唐宋情话中最突出的”。姜夔的诗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父亲写的,祖籍在饶州下辖的德兴县。绍兴三十年秀才,以其新虞城知湖北汉阳县。因为生计和考试方便,一家人搬到鄱阳县入籍。鄱阳是赣东北的门户,水陆交通枢纽,物产丰富,商贾云集。宋代姜夔半身像南迁后,人口猛增,富豪显赫,来往于此,繁华愈发明显。隗嚣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父亲教导,擅长诗词音乐。恢复了父母的文墨交游的感染和都市歌舞的熏陶,为他的爱好和见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姜奎失去了父亲,和妹妹相依为命。经亲友介绍,他师从诗歌名人颜倩老晓曼德藻,获得他的赏识,并娶了他的侄女。隗嚣清高,不图名,一生患难。
说到底,他是一块布;但我通过诗歌、音乐、书法与人交往,以此谋生。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广交朋友,一直卡在江淮和杭州之间。结识了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当时居于儒家的著名学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诗歌音乐的创作水平。词在南宋达到顶峰,词人众多,取材广泛,风格各异,异彩纷呈。而一般诗人所做的,大多是按照传统的文字来填;其中一些很难唱。精通音律的姜夔,创作出全新的曲子谱,能和音弹钢琴。旧的音准是他写的,有些因为字义和演唱的需要而有所突破,比如韵脚“满江红”。这在当时确实难能可贵。只有北宋的周邦彦在自己作词方面能和他相提并论,并以“前有美人,后有张尧”著称于世。姜夔的诗格调高雅,继承和发展了江西诗派的神韵,白石的诗代代相传。清代诗人朱彝尊在《邱思之诗集序》中论及江西诗派时说:“继萧东福(即萧德造)之后,蒋尤为突出。”他的歌词和歌曲更受后人推崇。姜夔、吴文英成为南宋初期婉约派诗人的主要代表,继《花间集》之后,强调音乐性,被认为是正宗诗人。姜夔词的风格是:清新豪放,立意深刻,遣词造句,声情并茂。《白石道人歌》歌词80首,其中17首有乐谱。《扬州慢》、《杏花天影》、《萧瑟犯愁》、《暗香》、《瘦影》、《赵赵》、《焦昭》等十四首歌曲都是他自己的曲调和音乐。写了三首歌,有歌词有音乐,其中一首是范成大的《玉梅令》。
这17首歌,每一首都要有一个锣调,而且是用宋代的斜线标注(与现在流行的锣记法不同),扣在人物旁边。这些乐音是他一生文学创作的精华,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供后人研究和传唱,对南宋后期词坛的革新和格律的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白石创作的《扬州慢板》是他成熟期的代表作。孝宗惜春三年冬(1176),22岁。他从汉阳出发,途经扬州,扬州曾两次被金人蹂躏,饱受战乱之苦。当他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之都时,已是“城尘尽,夜角吹寒”,更加空寂凄凉。眼前的景象和爱国情怀激起了他强烈的感情,他用警君的词作成了这首歌,被传为佳作。光宗邵熙二年(1191),他不得不在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家中,用琵琶技巧演奏了久违的古曲《醉阴商朝渭州》。他虚心学习了歌曲的弦乐法,写了一首清新的《醉吟尚小品》。后来到了合淝,亲眼目睹了《边城》对姜夔的简介,对古代的英雄气概产生了怀念。我写了一首深刻的歌(包括一首变调),苍凉的犯罪。同年,范成大退休,回到家乡。在范的邀请下,姜夔参观了吴县(今苏州)范村。赏梅之后,他创作了《暗香》和《瘦影》两首歌,献给范。范玲绮的丫鬟——歌手小红《Xi志》。范很欣赏那优美的音节,后来把小红献给了姜夔。《过彩虹》诗说:“自创新词之韵最迷人,小红唱我吹笛;歌曲结束,我们穿过松岭路,回头看烟波二十四桥。
“大概就是这样。姜夔在吴兴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还写了《溪中梅岭》和《焦昭》《正昭》等类似古乐的歌曲。这些准古代曲调对中国古代音乐歌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白石歌曲的词音可以知道,姜夔曾经注重楚辞中所有九首歌曲的节奏,也注重指法,可见他除了研究古曲节奏之外,还精通古琴演奏。晚年参考浙江民歌创作了《越九歌》。他根据自己作为候补歌手弹七弦琴的风格,用骚体创作了钢琴曲《古怨》,表达了对山河破碎、人生经历凄凉、时世坎坷的怨恨和哀叹。姜夔凭着自己的各种才能,不停地交朋友、读书,成为一个成功的家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庆元三年(1197),姜夔写了一卷《大月仪》和一份琴瑟乐器考古图,呈献给朝廷讨论乐典。他非常重视琴的研究,在《七弦琴图》中阐述了南宋古琴宫调,提出琴分三标(从第一徽到第四徽为上标,从第四徽到第七徽为中标,从第七徽到龙牙为下标),三标各有十二法。他们各自描述了琴弦的和声图,并总结了拿琴“答”的方法。这些著述对我们研究古代音乐和古琴等乐器的演奏具有重要价值。两年后,姜夔将《宋怒十二章》呈送朝廷,希望再次被朝廷采纳推广,但未果。直到姜夔死后十年,李宗才“给夔写了一封信,交太常(掌管宗庙礼乐的官员)”。
我清高奔放。曾与抗金主战名将张浚之孙张謇成为挚友,长期得到他的支持。剑死后,隗嚣的生活日益拮据。然而,姜夔的形象仍然是贫穷和自制的,拒绝为官职妥协。晚年,他经常往返于贾湖和康佳湖之间。他住武康时,毗邻白石洞,有盘转翁之名:“白石道人”。隗嚣答诗曰:“南山神仙吃什么?他们每晚在山里煮白石,世人称他们为白石仙人。花一辈子都不用钱。”是用来解决自己的苦的。历经颠沛流离的艰辛生活,于临安(今杭州)嘉定元年(1208)病逝。感谢朋友们的捐赠,我被安葬在附近。姜白石一生困顿,才华未尽,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中国民族音乐史家杨有一本书《白石道人歌曲研究》,内容十分详尽,可供参考。词风空灵高洁,富于想象,语言灵动自然。姜夔词《颜词源》卷二:词如飞野云,不留痕迹。盛《中兴以来妙诗选》卷六:中兴著名诗人白石某道士,用词精妙,不亚于* * *乐府。其间,有一种美所不及的东西。《王庆森词提要》序:西蜀南唐以后,作者日益昌盛,宣扬君臣和睦,转而褒尊。曲调越多,流派越不同。短期和长期,爱人可能会失去俚语,所以这个人可能会失去它。鄱阳江吹出,句句切练,归于醇厚典雅。于是史大足,高两翼;张继和吴文英以前学过;赵毅夫、、、、王、、张謇、张謇等都是以后行之有效的,他们类似于音乐,舞蹈至于九变,词是可以做到的。
清·周济《宋四家诗选》序:白石出稼轩,由轰轰烈烈变为轰轰烈烈,由疾速变为缓慢。两个人都很性感,所以气味很匹配。新宽江窄,宽则藏,窄则斗。刘青西载《艺术大纲》卷四:白石才子、稼轩豪杰之言。才子佳人各按类型相爱,各说得失。姜白石的词充满冷香,令人回味无穷。用一句话来形容,音乐是钢琴,花朵是梅花。陈清廷焯《白玉斋》卷二:蒋词清雅,每次在,都是* * *之敌,南宋大家也都有名。梦窗,玉田人,不易拿起武器。清代朱彝尊《词提要》序:词学不擅姜夔,而词学的追随者,如、吕祖高、、王、张骞、、陈、、张克、杨基等,皆集于一身,奠基之后,鲜有得门者。王国维《人间传奇》卷:白石山水作品,如:“二十四桥犹在,浪摇于冷月。”“几峰苦,商略黄多雨。”“大树晚了,西风才是新闻。”韵虽高,却如雾里看花,隔了一层。梅溪的病和梦窗的山水写作都是一字之差。北宋风流,渡江绝无可能。期间真的会有运气吗?问别离与不别离岳:陶、谢诗不别离,只是过年时略别离。东坡诗不隔,谷略隔。“春草长在塘里”和“空梁落在泥里”这两句话的妙处就在于不分离。文字也是。也就是说用了“一个人”这个词。比如欧阳公的《少年游·唱春草》前半句就说:“十二枯春独,青天远。
二三月,万里之外万里,人悲。“语言是目前的,它不是分离的。智云:“谢家池上,江燕浦畔。“那就分开吧。白石《翠楼颂》:“此处应有神仙,与素云黄鹤,与你游戏。玉梯凝望良久,叹芳草千里长。“不是分开了。到“酒将清愁,花将消英气”就分开了。然而,南宋词坛虽然没有分家,但与以前有所不同。南宋江湖词派的风雅源于姜夔。姜夔的空灵和飘逸分别源于苏轼和辛弃疾。苏信不是有意作词的,他们的空灵与飘逸都是通过诗意的方式实现的。姜夔在引诗助词方面与苏信相同,但他刻意写词,将词的节奏、创作风格、审美理想等都融入到一定程度,将原本没有必然联系的虚与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词体。南宋江湖词派的理论和创作,就是为了阐释和推广这种空灵飘逸的词风。虚是宋词的一种创作风格。张炎谈到词源上的两种清空,一种以苏轼为代表,一种以姜夔为代表。他们的共同点是都以诗为词,指明了宋词的上升趋势。但是,在具体的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苏轼蔑视一切律令,把词变成了一种长短句的新体诗。陈师道说他“以诗为词”,李清照则批评东坡词是“不可修读之诗”。这种不太真实的词风成为南宋初高中词的主流。当时Ci的质量提升很快,但是Ci在非本土化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直到姜夔做了诗人,这种趋势才改变。姜夔以自觉的心态从事词的创作,认真探索词的各种法度。姜夔评论词的资料不多,涉及词的字面意义、句法、构成,以及这些具体规律之外的活法。此后,吴文英、沈逸夫提出了充实的形态学,即选歌填词、选词造句、布局文章的基本规律。质与空都是实学的法度,程度不同,但没有根本的对立。张炎是基于沈逸夫的素质来构建一个空无一物的空间。他把这种简单朴素的形态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对劳动和十天训练的极度需要中看到了法令背后的本质。千万不要照搬前人的意思,在放空中找到兴趣;从调侃浪漫和写气质中,我体会到了超越浪漫的优雅。后来鲁伏芝的《辞志》传承张炎的词形说,认为“词源”指的是玄机的本质,全是虚的。这种空词法包括* * *词的雅、白石词的雅、梦窗词的文学性和梅溪词的句法,类似于江西诗派的“一祖三派”。从词汇抽象上看,它融合了江湖词派的两种创作风格。宋词的审美理想是“骚雅”,这是由词风特点决定的。词的原名是曲子词,所谓曲子是乐言从西方传入的。胡夷巷的这种流行音乐,以其娱乐他人、诱发欲望、辅助卖淫的独特魅力而广受欢迎。但燕乐并不是专门为词体设计的,也不需要借助词体来传播。隋唐时期出现了许多词曲不合的现象。有些词是那个时代的歌和诗,比如李益和李贺的,被作坊里的乐师寻找,作为祭祀的歌词来唱,甚至被世人认为是歌词。歌词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人唱的。敦煌曲子词内容复杂,题材丰富,涉及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拓宽境界,包容一切。
”(任尔贝《敦煌曲子初探》)这些所谓的“词”,只是借调好记而已。《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文人雅词选集,无疑具有规范词体的作用。《花间集》选取的体裁多为小令;内容以言情为主,其他题材也来源于言情。这些“著名的白雪、音响和情歌;非常铿锵的诗意歌词(欧阳炯《采花序》)不仅适合演唱,而且具有主题特定、情感丰富、文字浪漫属于一切雅义的特点。可惜进入宋朝后,纵情享乐不思进取之风甚嚣尘上。荡妇变成了妓女,野嫖赌博取代了秋怨。柳永写闺* * *、游历、求偶的诗,风靡全球。哪里有井水,哪里就能唱出刘辞。这些文人词也和民间俗词一样低级。究其原因,主要是词曲所致。柳永以后的诗人,常常谈词不弃词。苏轼引诗助词,丰富了词的表现形式,丰富了词的情感内容,指明了宋词的诗化道路。这种以诗为词的风格在南宋辛弃疾那里达到了* * *的地步。辛弃疾的词洪亮宏大,他借助诗歌达到了情感的高雅。姜夔遵守法度,用抒情、咏物、节日、习俗等近乎低俗的题材。,还通过把快乐比作寄托、吟诵事物等常见的抒情方式,达到了词意的雅化。根据张炎在词源上对虚与雅的描述,姜夔的虚出自苏轼,雅出自辛弃疾。与苏辛不同的是,姜夔把词的创作纳入了一定的规约之中。
他根据自己对音乐精神的理解,对唐宋乐谱进行了改革,使通俗音乐与传统雅乐精神相通。他总结实学的法度,从无数典故中得出它们的共同含义,把具体的情感升华为空灵模糊的趣味;他用低俗的题材来表现高雅正直的感情。他从词风特点出发,因势利导,随俗雅化,将空灵与飘逸融为一体,形成了新的词风。宋人以智为词,感情模糊。沦落江湖,远离* * *,江湖诗人表达的情感大多是一种雅趣。姜夔词的情感是孤云野飞,走了又走得无影无踪。因为没有确定的意义,暗香和淑英的主题一千多年来都没有确定。史大祖、吴文英、周觅等小官吏虽有一定的现实情怀,但以抒情为主,具有结构空灵的特点。张骞、王等人所表达的是宋社既有民宅的亡国之痛和遗老之悲,在具体事件中难以落实。流落江湖,对比社会现实,促成了缥缈的情感与风骚的性格的结合。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创作风格和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张炎认为,宋代词的创作风格趋于“虚”,审美理想则趋于“雅”。只是在姜夔的笔下,他们才被捆绑起来。姜夔恪守本色,一切从法度出发,使得空灵与儒雅的结合成为必然。
姜夔对词风作了全面的雅化。南宋中后期词人变化极大,词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后来,这些相似的风格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词派。这就是以姜夔为典范的南宋江湖词派。三言两集,江湖派词社的频繁聚会,都是在践行和传达姜夔空灵飘逸的用词。这样一个集诗人、词作、词选、词论、词社五要素于一身的典型词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尚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