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的读书笔记
2.文章中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一个著名的历史学家说,农民起义无非是一块地。这个总结太精辟了。封建社会的农民只想靠自己的双手挣一碗饭。当连这一权利都被剥夺时,他们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反抗。
第二是元朝的灭亡。元朝的胜利从一开始就掩盖了其灭亡的必然性。那些蒙古人非常残忍。他们屠杀每一个胜利的城市,无论是占领还是投降。他们真的很残忍,很血腥。他们拒绝外国人。占领中原后,他们依然视自己为上宾,而不是把这个国家的人民当成自己人。他们的所作所为缺乏道德,这是他们彻底失败的根源。在古代,个人即使有政治图谋,想上战场,也得有道德口号,那就是扬名立万,否则会遭到他人道德上的强烈抨击。蒙古通过武力“在枪口下”获得了权力。虽然夺取了土地和金融,但并没有赢得人心。其实他们一直想写不久前看的电影《王者之心》里管理朱元璋的侄子和国王侄子的关系(名字记不清了,外国人的名字很难记)。两人都死于战争,虽然方式不同,但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一样的:背叛叔叔。为什么他们都背叛他们的叔叔?那是因为他们叔叔认为他们是自己人,虽然贡献很大,但还是要先奖励国外部门(这个国内外都一样)。国王想,毕竟你是自己人,官位有限,能理解我的苦心。到最后,国王都是错的,连儿子都是,更别说侄子了。都是人,都有强烈的欲望。有时他们很谦虚,这只是表面文章。国王对此不予理会。这就是我被背叛的原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
看完第一部的片尾,大概能想起来。朱元璋死了还谈什么儿子孙子。毕竟开国皇帝大多有着惊人的毅力、能力和传奇。说到他们的后代,就没有那么多的传说了,自然也就没有开始的精彩了。看完这部片子,现在最大的感叹是,朱元璋为了后代更好的治理这个国家,竟然杀光了所有的开国大臣,只留下了唐河(在朱元璋打算杀他之前,他已经老得站不起来拜见朱元璋)和另一个只擅长保密而不擅长工作的人才(名字暂时忘了)。这导致他孙子在位时战争人才严重不足,最后孙子被儿子打败(当然这不是战争失败的唯一原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可以害死一个人的一家三代。朱元璋做一件事够狠,要么不做,要么做。
《明史》是由明朝第三任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迪编纂的。据说朱迪在繁荣时期写了书。虽然他通过谋反获得了皇位,但他仍然是一个好皇帝,一心为国。我也做过很多很有意义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修书。《永乐大典》记载了从南北朝到明朝几千年的智慧,包括天文、地理、占卜、经济等各个方面,样样都很齐全。二是郑和七下西洋。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郑和是这个时代的人。郑和全家都信奉伊斯兰教,祖父和父亲都去过伊斯兰教第一圣城麦加朝拜。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只有通过遥远的海路才能到达。因此,郑和从小热爱HNA,对航海知识非常精通。郑和十一岁时,朱元璋叫云南。云南失陷,朱元璋阉割了所有男性战俘。把他们放进军队去打仗。后来,郑和被朱迪所吸引,跟随他直到朱迪成为皇帝。郑和(原名马)被赐姓郑。后来,朱迪派两个人去找文健皇帝朱允炆,郑和是一路。然而,郑和有其他任务,如与海上国家开展友好外交。郑和下西洋的成功吸引了许多外国使节前来朝拜和进贡。郑和直到最后一次下西洋(此时朱迪已经去世),才实现了几十年前朝觐麦加的梦想。回来的路上,郑和在古里病逝。
5《明朝那些事》。看完之后感触良多。
首先是“先火枪,后骑兵,后步兵”的作战方法。这是朱力想出来的。蒙古骑兵比明朝骑兵强多了,明朝那些骑兵很多都是雇佣的士兵,不是蒙古人。让他们打蒙古兵,自然不会那么辛苦。楚帝最早使用火枪是在形式上吓唬敌人,也是很有杀伤力的。但当时的火枪也有缺陷——射程有限。蒙古骑兵逼近时,士兵需要更换火药,时间不够。这个时候士兵就好杀了。换成骑兵,第一排的兵就往两边退,可以减少这种危害。双方骑兵激战时,估计有不少蒙古骑兵下马,正好发挥了步兵的优势。在古代,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战术。而且在后来拿破仑占领半个欧洲的战役中,也充分发挥了这种方法的威力。当然,他没有照搬朱迪的战术。我应该说英雄所见略同。
二是关于宦官。明代宦官等级的称谓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相径庭。当时的太监是第一太监。太监有很多等级,名字也不一样。我不记得每个年级的名字了。太监的权利更大。
第三个是东厂。曾经在一部电视剧上看到东厂的描述,都是坏事。当然也是这种情况。但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东厂的成员都是太监。明朝朱元璋时期,已经有了一个特殊的军种——锦衣卫。但锦衣卫都是普通人,没有生理缺陷,很多都很有野心。当他们的权利扩大时,一方面,与他们勾结的大臣增多;另一方面,他们对政局的影响扩大,皇帝的权利逐渐受到威胁。后来朱元璋取消了锦衣卫。但是朱元璋的儿子朱迪恢复了特务机关。然后到朱瞻基,朱迪的孙子,他建立了东厂。它被命名为东昌,因为它的办公室在宫殿的东部。之所以设立东厂,是因为他现在连锦衣卫特勤都不相信了。东昌的宦官是和皇帝一起长大的,感情很好,更容易获得皇帝的信任。就这样,又一个特勤局成立了。最终这个特务机构的权力比锦衣卫还大,这个机构后期做的很多坏事都超出了皇帝的管辖范围。
四是批红和宦官当权。与红批相对应的一个字是草稿。有了票稿,那批红就产生了。这是在朱迪的孙子朱瞻基时期出生的。票稿是指内阁大臣宣读各种奏折,奏折附有初步起草说明,供皇帝审阅。朱元璋和朱迪都是精力充沛、勤奋努力的大师。他们不需要别人替他读报,也不会让别人分享自己独有的权利。在朱瞻基,虽然他不是很懒,但他不如前两个智者。奏折太多,写不完,所以交给内阁大臣起草。但是即使有部长的草稿,朱瞻基也无法读完。所以奏折总会很多,最终还是大臣说了算。如果这样下去,平民集团将控制整个政权。为了平衡权利,朱瞻基开始教宦官读书。并出台政策,允许在当地做不好的公务员去北京做官。当然不是其他官员,而是后宫的官员和宦官。朱瞻基让这些能干的太监一个一个地检查内阁大臣的草案。这个时候就不会再有疏漏,他自己只需要时不时的检查一下这些太监的工作就可以了。在这场文官集团与皇帝的拉锯战中,双方的权利再次得到平衡,但皇帝却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让给了宦官。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是,上面说的地方做不好的文官,可以入宫做太监。在今天看来,谁会这么做?在当地做不好,就回家种地。谁想被阉割?不过,当时也有人愿意。估计今天,如果条件足够诱人,就会有人去。当时有一个人,在当地做官不成功,心中有大志。为了接近皇帝,得到重用,他甘愿做太监。后来,他不仅是个小卒,而且很优秀。他教太监和王子读书,官越做越大。由于这项政策,他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明朝那三样东西我都读过。对于朝代的更迭,这本书体现了利益主体的变化与冲突,才华与心智的较量,得意时的骄傲与失意时的苍凉,人性的包容与狭隘,权利的集中与分散。
很显然,历史上有太多的人自以为是英雄,而当他们受到皇帝的宠爱时,就开始拉党拉派,开始壮大自己的力量,直到威胁到皇帝的权利,最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但是,总有人在往前冲。在他们的脑海里,从来没有“得意时淡泊,失意时淡定”这句话,虽然这句话他们已经看过无数遍了。有些是刚开始做的,最后也是随大流。
看到作者对各个朝代时局的深刻分析,我渐渐感到有些惭愧。惭愧不是因为我没有作者那样的分析能力,而是因为我没有那些历史人物那样的智慧。从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或者一句简单的话,就能看出背后的深刻影响。对人性的理解和把握,远非我力所能及。和自己相比,我经常冲动,情绪化,生气,总是写在脸上。深入思考问题真的很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