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剧的历史演变
楚剧是鄂东的“哦哦”与黄贝、孝感的语言、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剧种。在形成初期,只在农村过元宵节时演唱,所以也俗称“花灯戏”。后来淡季演出的麦黄班、四季班逐渐出现。
最早的剧团是由黄贝的爱就爹和黄贝横店的张冕组建的两个剧团。当时唯一的唱腔就是哦哦,悲伤,四平和【想孩子】,【探亲】之类的小调。一个戏班七八个人,戏不多。光绪二十六年(1900),原本在农村演出的戏班开始进入汉口附近的沙口镇、水口镇,在茶园中演唱,两年后(1902),首次进入汉口德租界的郑晴茶园,开创了楚剧进城的历史。辛亥革命后,租界开始出现剧院。黄孝的花鼓戏最早在四海升平楼、共和升平楼、玉壶春等租界剧院上演。,有1000多个座位。最受欢迎的演员是(花旦,后改名为姜)、小(丹娇,后改名为李百川)和肖双红(花旦和)。剧目有蔡名凤词店、张德和词店、胡延昌词店、云楼会、花楼会、东楼会、西楼会。
黄孝古画戏从农村到城市的演出是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为了满足城市观众的需求,黄孝古画戏广泛吸收和移植了其他地方剧种的剧目来丰富自己。从一边倒的戏码,短剧,破剧,转到了这个故事连贯,一波三折的戏码,比如契约,卖花,龙袍,蝴蝶杯等等。1923年,中国戏剧盲人小提琴家颜将原唱改为伴奏,获得成功。此举对锣鼓戏的发展具有开拓意义,对其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黄孝古画戏的演出逐渐扩展到武汉周边的一些县,并逐渐取代了最初流行的古画戏。1922年,楚剧逐渐接受了京戏、汉剧、文明戏的影响,演员和乐师开始分工,在演唱中创造了[打调][起调]等口音,剧目开始转为单剧,并采用了京剧和汉剧的部分道具。1927年前后,楚剧整理创作了《想范》、《逼斋》、《结婚》、《汲水》、《董永的卖淫》、《张朝仲》、《小管青》、《乌金记》等60余部剧目。《葛麻》是解放后著名的楚剧。自编自演《虎将》《中原突围》。
1923年,在陶谷鹏、张、等著名演员的努力下,黄孝花鼓由人声改为伴奏,取得了成功,对巩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在近一二十年间,黄孝花鼓的流行区域迅速扩大,从武汉、黄陂、孝感、黄冈等地扩展到湖北的大冶、红安、麻城、云梦、英山、大悟、天门、绵阳等地,成为湖北的代表剧种之一。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黄小华谷以“楚剧进化社”的名义加入湖北剧社,正式定名为“楚剧”,并申请在* * * *成员李之龙带领下的血花世界演出,获得租界外公演的合法身份。在李之龙、陶家鹏和王若愚的帮助和推动下,他提高了自己的演员水平。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楚剧加入中华全国戏剧抗敌协会,在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三馆郭沫若、田汉的领导下,开展劳动、宣传、捐款等义务演出。武汉失陷后,由王若愚和沈云陔等骨干演员组成的文怡二队到达重庆,在重庆、户县、内江等地演出,既宣传了楚剧,又借鉴了川剧的表演艺术。抗日战争胜利回汉前,郭沫若向赠送了一面锦旗,以“铜帕铁板打胜仗”的赞誉肯定了二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贡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李之龙等人的帮助下,楚剧办起了楚剧演员训练班,编导、改编、演出了《思尼姑》、《抽水》、《费公之自杀》、《重返南方》、《父亲的家》等剧目。1927国共分裂后,楚剧被赶回租界演出。69部楚剧和5家楚剧剧院被取缔,72名楚剧演员被捕。楚剧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抗日战争爆发后,楚剧艺人积极参加中国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并组成多个流动宣传队到大后方演出。演出剧目有《岳飞母亲》《杀宫》《新天合配》。同时,一些楚剧艺人参加了活跃在鄂豫皖边区的新四军第五师楚剧团。他们自编自演了《赐礼之怒》、《杀戮人民》、《反共害民》、《长沙失陷》、《白回家》等一批剧目,对团结、教育、鼓舞抗战军民、瓦解敌军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楚剧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湖北楚剧团、武汉楚剧团和一批县级专业剧团相继成立。全省现有15个楚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包括湖北楚剧团、武汉楚剧团、大悟县楚剧团、广水楚剧团、云梦县楚剧团、孝南区楚剧团、黄陂区楚剧团。
彩色胶卷。